見公孫度神色拘謹,許攸一聲輕嘆。“是啊,孫策善戰,數年間所向披靡,連徐榮那樣的名將都敗在他手下,本初擁袁氏四世三公之資,天下黨人、游俠之重,一時不慎,也落得兵敗身死的下場,你心中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升濟,你雖受小釁,尚未到不可收拾地步,此時撤退,未嘗不是存身之道。”
公孫度心中疑惑,卻不好多問,耐著性子聽許攸究竟想說什么。
“我曾經說過,孫策坐擁五州,戶口殷實,不會覬覦遼東的財富,他希望得到的只是戰馬。如果你肯向他稱臣,獻上遼東之馬,我想他不會窮追不舍。你也說過,孫策只是覺得你身為遼東人,做遼東太守不合適,并無殺你之意,對吧?”
公孫度的臉色有些難看。許攸果然舊習難改,借著這個機會挖苦他。他向孫策稱臣,要放棄的又豈是遼東太守,他可是遼東王。孫策之所以沒提,可能是他之前不知道,或者他根本不承認。等他投降了,交出控制權,任人宰割,誰知道孫策會不會舊事重提。
許攸故作沒有看到公孫度的臉色,接著說道:“放棄沓氏,退守襄平,未嘗不是一個辦法。別說是沓氏,就算退到高顯也是可以的,實在不行,再向北,總有孫策鞭長莫及之地。我聽說你曾嫁族女與高句麗王,正好,本初也曾嫁族女與他,有此交情在,我想他收留你應該不成問題。實在不行,殺了他,鳩占鵲巢便是。你不能戰勝孫策,還能戰勝不了那些蠻夷?”
公孫度哼了一聲,打斷了許攸,后背卻直冒涼氣。他明白許攸的意思。退守襄平,他放棄的不僅僅是沓氏,襄平以南都不是他的了。況且他是以武力征服遼東,如今被孫策擊敗,灰溜溜的退走,還有誰把當回事?說不定根本不需要孫策招攬,就有人主動效力。
不能退啊,即使再難也要堅持下去。
許攸停頓了一會兒,等公孫度有琢磨的時間,見他眼神重新堅定起來,接著說道:“升濟,我對你說過孫策是如何戰勝本初父子的嗎?”
公孫度緩緩地點了點頭,更加慚愧。許攸說過,孫策步卒精練,但他真正的殺手锏卻是騎兵。他有萬夫不當之勇,擅長把握戰機,騎兵戰術出神入化,頗有項羽之風。任城一戰,以騎兵擊破袁譚。官渡一戰,又是以騎兵重創袁紹。他唯一的劣勢就是戰馬不足,騎兵優勢無從發揮。如今他的大將太史慈已經到了遼西,公孫范、公孫續都成了他的附庸,再得了遼東,戰馬資源得到緩解,還有誰能是他的對手?
公孫度反復考慮了很久,不得不承認自己思慮不周。這時候撤退,就算能回到襄平,他也不會再有機會戰勝孫策,只會一退再退,直到被人殺死。
“子遠,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許攸微微一笑。“升濟,我有撤守二計,你想先聽哪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