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度站在大帳門口,看著快步走來的孫乾,神情有些尷尬。
數月以前,孫乾曾經多次求見,但他一直不肯見,后來勉強見了一次,態度也不好,沒等孫乾說完便很粗率的結束了。他從來沒想過向孫策稱臣,萬萬沒想到會一戰敗北,而且敗得一點回轉的余地都沒有。
斷糧在即,如果議和不成,他就不得不考慮壯士斷腕,如何將最精銳的將士帶回襄平。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他也只能帶走一兩千騎兵而已,步卒是無論如何餓著肚子走上數百里,還是在孫策追擊的情況下。
“府君,別來無恙?”孫乾笑盈盈地向公孫度行了一禮。
公孫度暗自嘆息。當初孫乾稱他為府君時,他大發雷霆,只是口才不給,辯不過孫乾。如今孫乾再稱他為府君,他連發火的資格都沒有了。別來無恙?我這像無恙的模樣嗎?公孫度強作鎮靜,拱手還禮。
“我一如既往,倒是公祐越發精神了。”
孫乾笑道:“那是因為我一直很清楚自己有多高,從不敢對自己有太高的期望,略有寸進便欣欣然矣。”他意味深長的打量了公孫度一眼。“若能與府君達成協議,我應該可以升上一級,佩犀印黑綬,以我這年紀,也算是小有成就,若能不懈精進,將來不失二千石。”
公孫度眉梢輕顫。“那我就先賀公祐高升了。”心中卻是有些驚訝,孫乾這么自信,看來他很信任孫策啊,否則就算孫策給了他承諾,他也不至于宣諸于口,萬一將來兌現不了,豈不丟臉。
孫乾微微一笑,沒有多說什么。這本來就是一句試探的話,公孫度明白了他的意思,愿意玉成,說明他的確有議和之心,并非緩兵之計。看來這次戰敗對他的信心打擊不小,公孫度一向自負,絕不是那種肯輕易低頭的人。
公孫度將孫乾迎入帳中,分賓主落座,寒喧了幾句,孫乾便說明來意。“沈使君已經將府君之意轉達吳侯。說實話,吳侯麾下諸將是不太愿意與府君議和的,大營易手,糧草無憂,他們更愿意與府君做最后之對決,戰而勝之,以絕后患。”
公孫度臉色鐵青,沉默不語。雖說是議和,但他的確沒什么翻盤的機會,換了是他,是否接受投降都難說,更別說是議和了。孫乾雖然已經坐在這里,但最后能不能談得成,依然未可定論。
“不過吳侯激賞府君豪氣,愿意給府君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證明自己?”公孫度愣了一下,品味著孫乾的話,眼神中多了幾分疑惑。孫乾的稱呼已經明確了孫策不會讓他繼續做遼東王,孫策只承認他的遼東太守,而且不肯讓他留在遼東,那他該怎么證明自己,又證明自己什么?這句話不在他的考慮之列,讓他一時搞不清孫策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