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權嗔道:“姑母才四十出頭,怎么能叫老人家。”
“她是人沒老,心老了,不知道與時俱進,還以為是三十年前呢。”孫策笑容漸淡。“過兩天,你送她回去,把阿衡接來。天天和她在一起,我怕阿衡跟她一樣老氣橫秋,未老先衰。”
袁權有些尷尬。孫策一向敬老,很少對長者口出惡言,尤其是對她的長輩,這樣的重話極為罕見。
“夫君,我……”
“跟你沒關系。”孫策擺擺手,諸葛亮等人會意,魚貫退下,將臺上只剩下他們二人。孫策牽起袁權的手,將她拉到身邊,摟在懷中,下巴擱在她的肩膀上,伸手一指遠處。“看到中間那艘樓船了嗎?”
袁權瞇起眼睛,凝神細看,這才注意到湖中十幾艘樓船并不是隨意混戰,反倒像是十幾艘船在圍追堵截其中一艘,只是那艘樓船速度極快,左沖右突,幾次突出重圍。她很是吃驚。樓船體量大,速度慢,什么時候能跑這么快了?
“這是阿楚這兩個月的心血。”
袁權又驚又喜。“阿楚終于找到解決辦法了?”
“雖然還沒有最終完成,但是有方向了。”孫策笑容欣慰。他頓了頓,又道:“你回去告訴姑母,我不反對姑父和趙公的建議,不過要修改一下,我本人不去長安,沒興趣和那些人扯皮,浪費青春。”
“你不去,還有誰能去?”
“誰想去誰去。”孫策思索片刻,又笑道:“你去問問姑母,讓德祖代我去怎么樣。”
袁權嗔道:“晾了她兩個月,你還沒消氣?德祖是她的獨子,又沒你這樣的身手和實力,送到長安去讓人擠兌,楊家這臉面還要不要了?”
孫策歪著頭,打量著袁權。“你覺得我是針對你姑母?”
袁權很詫異。聽孫策這口氣,他不是在開玩笑,而是真想接受趙岐等人的建議,并且要派楊修去長安代替他執政?
“我想了很久,趙公的這個建議雖說有點想當然,卻不妨利用一下,至少要讓天下人看看朝廷究竟是怎么想的。”孫策攬著袁權的纖腰,手有些不規矩起來,貼在她鬢邊嗅了嗅。“還好,還好,沒什么老人味,要不然可就虧大了。”袁權哭笑不得,又被孫策的親昵弄得面紅耳赤,左右支絀,無暇應對。孫策接著說道:“雖說我看不上那點權謀,但偶爾玩玩也不錯,萬一成功了呢。如果真能兵不血刃就能鼎立新朝,也是一件功德。我想來想去,適合去長安的人好像只有德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