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博望苑了?”
“不去了,我們沒機會入住新居了。”荀彧無力地揮揮手。“孫策要來了。”
天子看著快步走來的荀彧,吃了一驚,趕上兩步,伸手相扶。“令君,出了什么事?”
“陛下,收到趙岐的奏疏了嗎?”
天子搖搖頭。“趙岐有奏疏來了?”
荀彧轉身對一旁的曹丕說道:“去秘書臺,問劉令君,看他有沒有消息。”曹丕看了天子一眼,天子點點頭,曹丕不敢怠慢,飛也似地去了。荀彧利用這個時候,把蔣干給他看的奏疏內容簡略的說了一遍,重點分析了孫策此舉的用意:爭奪民意。
天子的眼睛縮了起來,眼角的青筋賁起,連眼珠都有些充血泛紅。他嘶聲道:“蔣干……當真這么說?”
“陛下,蔣干怎么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趙岐這份奏疏一旦印行天下,陛下就被置于尷尬之地了。一旦應對不當,挑起戰事的責任就在朝廷了。”
天子冷笑道:“那又如何?”
荀彧驚愕地看著天子,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說才好。天子也意識到自己失態了,連忙擠出一絲笑容,解釋道:“令君,你別急,我覺得這件事沒有你想的那么嚴重。不管孫策是怎么想的,他眼下還沒有進攻關中的實力。兵法有云:不可勝在我,可勝在敵。與其擔心孫策的詭計,不如想想如何穩定關中,拒敵于門外。”
“陛下所言甚是。”
劉曄快步走了進來,手里拿著一份奏疏。曹丕一路小跑的跟在后面,滿頭是汗。劉曄走到天子面前,向天子行禮,又與荀彧見禮,將手中的奏疏送給天子。這正是趙岐所寫的奏疏,天子迅速掃了一遍,和荀彧轉述的相差無幾。有了之前的準備,他此刻顯得非常平靜。
“子揚有何妙計?”
“接受趙公的建議,召孫策入朝,看他敢不敢來。”
荀彧問道:“如果他敢來呢?”
“那就讓他做大將軍,主持政務,推行新政。”劉曄撇了撇嘴,冷笑道:“看他怎么解決關中的困難,平定冀州、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