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你皇甫嵩不爽又怎么樣,能奈吳王何?
楊修隨即轉向劉巴。司徒士孫瑞還沒回來,司空掾劉巴代理整個司徒府的事務。對楊修的態度,劉巴很不爽,如果不是在朝堂上,又有天子口諭,他甚至不想理楊修。大將軍長史又能怎么樣,大將軍府都是一個空殼,區區一個長史還真想接管朝政?
“司空掾,零陵烝陽劉巴,字子初。”劉巴拱拱手,干巴巴的自我介紹了兩句,便不吭聲了,不屑與言的意思幾乎擺在臉上。
楊修說道:“劉掾祖父可是故蒼梧太守劉曜,令尊故江夏太守、蕩寇將軍劉祥?”
“正是。”
“令尊蕩寇將軍曾與驃騎將軍并肩作戰,討伐董卓,堪稱忠臣。”
劉巴不咸不淡的客氣了兩句,并無感激之情。楊修也沒有再問,接著轉向趙溫。他和趙溫也很熟,寒喧了兩句,便找上了司空掾楊阜。楊阜自我介紹了一下籍貫、履歷,楊修問了他幾句學問師門,便轉向下一人。
堂上官員近百人,楊修一一問過,足足花了小半個時辰。每個人只是三言兩語,并無出格之處。楊修禮節周到而克制,既不熱情,也不傲慢,卻自有世家子弟的矜持和自信。相比之下,群臣就有些遜色,尤其是新進的少壯派,有的傲慢,如劉巴,有的疏簡,如楊阜,更多的則是底氣不足,面對楊修這樣的高門子弟時有些色怯。
天子耐心地聽著,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楊修與群臣。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楊修來之前,他也沒覺得朝中的官員有什么不好,現在與楊修一比,差距就出來了。不論是氣度還是學識,甚至是相貌,都沒有幾個人能和楊修比肩,綜合而言,也就是荀彧與楊修相提并論,連劉曄、劉巴都要略遜一籌。
“楊卿,能入卿眼者幾人?”
楊修微微一笑。“陛下求賢若渴,唯才是舉,能振弱扶危,也是意料中事。”
天子眨眨眼睛。楊修這句話大有深意,看似夸他能用人,卻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說他唯才是舉,其實也可能是說他不重德行。
“楊卿,你代大將軍入朝,當辟除掾吏,不知殿中可有人有資格應募?”
楊修搖搖頭。“陛下言重了。天子之臣,豈能再入大將軍府為吏。”他頓了頓,又道:“況且大將軍用人雖不拘門第,卻極重真才實學,不是什么人都能入幕的。”
天子正中下懷。“如楊卿所言,這滿朝文武竟沒有一個能入大將軍府的?”
楊修躬身施禮。“陛下有問,臣不敢不答。他們……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