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戒備森嚴,幾架強弩虎視眈眈的盯著城下,鋼制箭頭閃著寒光。近百名士卒站在城墻后面,只露出一點影子。一個中等身材的漢子按著戰刀,在城頭來回走動,不時看一眼江面。即使隔著數百步,曹操也能感受到他的鄙視。
細作打聽得很清楚,曹操也聽趙韙說過此人,姓潘名華,字忠仁,下邳人,少年時在淮泗闖蕩,是個小有名聲的游俠兒,后來追隨許褚,成了孫策的部將,被安排到荊州戰我。幾年前與甘寧作戰時立功,升任巫令,一直駐守此地。此人品格不高,性格放蕩,但還算有底線,尤其是作戰很勇猛。他在巫令這幾年殺了不少江賊,境內安寧,也算是有功之人。
巫縣易守難攻,再加上這么一個悍勇之輩,這一戰勝負難料。即使有十倍的兵力優勢,曹操還是沒什么把握。
“孝直,可有好計?”曹操拍著欄桿,嘆息道:“這巫縣不好攻啊。”
法正瞇著眼睛,盯著城頭,一言不發。戲志才身體不好,沒有跟著來,留在捍關等消息。法正卻覺得戲志才另有所圖。上次下辯之戰,遭遇馬騰突襲,曹純戰死,成了他最大的污點。戲志才因此對他很不放心。如果不是戲志才在交州也吃了虧,病得不輕,絕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戲志才可能不久人世了,他要選擇一個能接替他輔佐曹操的人。他是其中之一,巫縣就是他的試金石。
他不僅要勝,而且要勝得漂亮,證明自己有這樣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因為曹操信任他。
“巫縣易守難攻,欲取巫縣,先取秭歸,至少要截斷秭歸的援軍,使巫縣成為孤城。”法正盡量不去看湍急的江水,他有些暈船,關中沒有見過如此洶涌的河流,渭水沒有江水寬,更沒有江水急,兩側的黃土原也沒有巫山這么陡峭。
曹操伸手按住法正的肩膀,以示安慰。“你是說,圍而不攻?”
“君侯圍巫縣,已經進入荊州境,主動發起攻擊,合乎天子心意。巫縣易守難關,這是事實,想必天子也可以理解,不會強人所難。如今朝廷勢危,可以信賴的大將有限,君侯必居其一,天子也不會希望君侯輕受折釁。”
曹操點點頭。朝廷的目的并不是一定擊敗孫策就目前而言,這也不太現實而是牽制孫策。孫策戰線數千里,分作十幾個戰區,需要超過十萬的重兵防守才能維持住戰線,錢糧消耗是一個巨大的負擔。錢可以賺,糧食卻很難猛增。時間一長,必然難以為繼。
況且從荊州逆流而上也不容易,遠遠不如從益州順流而下運糧方便,僵持對他更有利。
巫縣城筑于高地之上,三面深溝,一面臨江,曹操便在下游處立營,派人逐次攻占四周的高地,準備長期圍困。潘華派人拒擊,雙方反復爭奪。因地形限制,曹操雖有兵力優勢卻無法發揮,只能以小股人馬與潘華較量,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雙方爭奪了半個月,曹操付出近千人的代價,終于對巫縣形成合圍,并成功的擊退了從秭歸來的援軍。
一天夜里,潘華主動放棄了巫縣,數百將士分乘十幾艘戰船,趁著夜色突出重圍,順水而下。水流湍急,這些將士的操舟水平又非常高超,快如奔馬,等曹操接到報告時,他們已經在猿啼聲中消失不見。
順利奪取巫縣,曹操且喜且憂。喜的是巫縣來得比他想象的容易,憂的是接下來該怎么辦?巫縣不下,他還能以圍攻之名停滯不前,天子也不能說他不努力。如今巫縣已經得手,他總不能還留在巫縣。
可是秭歸比巫縣遠很多。從魚復到巫縣只有二十里,從巫縣到秭歸卻有三百多里,路程增加了十幾倍。雖說巫峽西陵峽沒有夔峽這么險,水流沒有那么急,畢竟不是普通水道。圍攻秭歸,與魚復的聯絡更加困難,進軍容易,萬一不順利,撤退可就難了。
更重要的是,曹操覺得潘華撤得太隨意,明顯有誘敵的意思。
法正同意曹操的分析,但他還是建議繼續進軍。曹操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進攻,他們能做的就是高度警惕,不要被周瑜、荀攸抓住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