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抱著手臂,站在沙盤前,劍眉微聳,銳利的眼神盯著捍關位置的一枚小旗。
這枚小旗象征著曹操率領的主力。
曹操親自趕到魚復,多少有些出乎他的預料。他有些心動。柴桑之戰后,他這幾年近乎閑置,看著孫策南征北討,太史慈等人紛紛立功,戰區督一個接著一個,如今竟有九人之多,他多少是有些著急的。如今遇到曹操這個對手,他渴望一戰。
周瑜看了一眼對面的荀攸。荀攸撫著胡須,眼神沉靜如水,看不出一點波瀾。郭攸之拱著手站在一旁。
“篤篤篤。”急促的腳步聲響起,魏延沖了進來,大聲嚷道:“都督,軍師,大王有消息來了。”
“文長!”周瑜咳嗽了一聲,投以責備的眼神。魏延驚醒,一個急停,放慢了腳步,換了一副語氣,重新匯報了一遍,同時遞上剛剛收到的公文,面對周瑜時,卻露出調皮的笑容。周瑜示意他拿給荀攸。魏延轉身,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不見,繃得緊緊的,甚至有些緊張。郭攸之有點嫌棄地看了魏延一眼,取過公文,檢查了一下封口,用書刀撬開封漆,取出里面的文書遞給荀攸。
荀攸拿起公文掃了一遍,眼皮微顫,一抹笑意從嘴角一閃而沒。
周瑜看得真切,卻沒說話。荀攸起身,來到周瑜面前,將公文遞給他。“熹平五年,黃龍見譙,有人要對曹昂下手了。”
周瑜也愣了一下,迅速瀏覽了一遍公文。“朝廷有些著急啊。”
荀攸冷笑一聲:“少年意氣,立功心切嘛,情有可原。”他來回踱了兩步,又道:“都督,我們放棄巫縣,退守秭歸,看看曹操的反應。”
周瑜稍一思索,便點頭答應。他隨即安排人趕往巫縣,將調整后的計劃通報給守將潘華,讓他稍作抵抗后就全軍撤往秭歸。
郭攸之伏案急書,擬好命令,周瑜過目后,加蓋了官印,派人送出。
荀攸來回踱了兩步。“都督是不是打算與曹操一戰?”
周瑜笑而不語。他知道荀攸心思機敏,兩人又合作了這么多年,早就有了默契,自己有一點變化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荀攸搖搖頭。“都督,小不忍則亂大謀,曹操雖然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目標,眼前卻未必能比公孫度更有價值,還是等一等比較好。大王既許了你天竺,你又何必心急?”
“公達,你是擔心不能取勝?”
荀攸搖搖頭。“都督,此戰于我,勝與不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王借機向朝廷發難,奪取漢中,切斷益州與關中的聯絡。可是對曹操而言,三峽得失關系到他的存亡,他必然全力以赴。這一戰就算能勝也是慘勝,甚至有可能受挫。”
周瑜眼神微閃,點點頭。“就依公達。”
魏延仰著小臉,瞪著一雙烏黑發亮的眼睛,看看周瑜,又看看荀攸。
巫縣,曹操站在戰船上,扶著欄桿,遙望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