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天子趕緊順勢而下。“大將軍一心為民,朝廷也不能苛刻大臣,朕就放寬一些要求吧,不必珍稀。”
楊修立刻謝恩,轉手呈上貢品清單。天子一項項的看了一遍,林林總總近百項,有吃的,有穿的,有用的,有玩的,還真是不少,能解決不少問題。但真正的問題還是沒解決,沒有糧食,沒有布匹,柑橘再甜也不能當飯吃。
天子不好意思直接問,委婉地問起了中原的秋收。楊修一聽,頓時訴起了苦。今年的秋收還算過得去,但曹操攻擊荊州,奪取了巫縣,戰事重啟,開支太大,目前周瑜在江陵備戰,黃忠在漢中作戰,直接參戰的人馬就有五萬多人,準備增援的還有兩三萬人,開支很大。荊州處于下游,進攻困難,只能被動防守,大將軍不得不讓人修繕城池。郡治、縣城都要修,要塞更要修,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歸根到底一句話:該給朝廷的錢糧都花光了,大將軍還欠了一筆新債。這都是為朝廷作戰,朝廷是不是幫著解決一下?如今荊州民怨沸騰,大將軍有些控制不住了。
楊修說完,獻上報紙、傳單數十份。
天子本來還有些暗喜,看完這些報紙、傳單,臉色頓時尷尬無比。這些民怨不是沖著孫策,而是沖著朝廷來的。如果只是報怨還好辦,反正朝廷聽不到,可是百姓請愿殺徐榮、張遼,為南鄉、順陽的百姓報仇,這有點難辦了。
天子有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感覺。早知如此,今天就不該來。
楊修隨即又告訴天子一個消息:南鄉、順陽的百姓代表正在趕來長安的路上,他們打算到北闕上書,請求天子斬殺徐榮、張遼,為枉死的百姓升冤。大將軍要求他負責這些百姓的安全,但大將軍府沒有衛士,他想請陛下安排一些人保護。
天子越聽越不安,不敢再坐,誰知道楊修還會提出什么樣的要求?他匆匆起身。楊修送他到門口,又拽著天子的袖子追問道:“陛下,朝廷之前下詔要求各州征發衛士,大將軍已經準備好了三千精兵,隨時可以入京,朝廷什么時候下詔?還有,吳王明年是否需要來朝?他有很多話要對陛下說呢。”
天子掙脫楊修,落荒而逃。
天子回到宮中,定了定神,越想越頭疼。
孫策的貢品是到了長安,與他只隔一條藳街,但能不能真到他手里卻是一個問題。楊修的意思很明白,朝廷如果不按孫策的要求斬殺徐榮、張遼,那他得到的就不是貢品,而是赴闕喊冤的百姓。
徐榮成了麻煩。
天子不敢怠慢,隨即讓人請來荀彧。荀彧哭笑不得,卻又不好責備天子。他知道天子急了,也低估了楊修的狡猾。他只知道楊家四世三公,卻不想想楊修身上還有一半袁家的血脈。況且他從出仕起就在孫策身邊,認同的是孫策的那一套施政理念,在他心里,大漢的天命總就該終結了,剩下的只是如何終結的問題,和他商量不是自找沒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