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風氣如此,難以避免,孫策心里還是有點喪。
他覺得自己就像那位手持長矛,沖向風車的傻騎士。書生意氣,指點江山容易,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難。要和一群天才斗智斗勇,對他來說實在有些勉為其難。
回到襄陽城,諸葛亮隨孫策進了衙城,在前庭等候。孫策回到后院,見袁權正和袁衡坐在窗下閑聊,卻看不到甄宓,便問了一句。袁權說甄宓在麋蘭的院子里,需要的話,讓人去叫一聲。孫策應了一聲,決定自己去。他也有好幾天沒看麋蘭和那對雙胞胎女兒了。下了堂,走了兩步,孫策又折了回來。
“你最近和汝南還有聯系嗎?”
見孫策臉色不郁,袁權連忙起身,一邊招呼人去找甄宓,一邊將孫策拉到案邊坐下,詢問詳情。孫策將諸葛亮提及的事情大致說了一下,主要是最近有沒有和他麾下文武聯姻的事。袁權有些訝然。
“有自然是有的,你身邊的人年輕有為,前途無量,愿意聯姻的多不是很正常嗎?”
“我是說,有沒有那種就是為了攀附,不問男女雙方是否合適的?”
袁權抿嘴而笑。“你是說有沒有那種十六歲的少女嫁給六十歲的老翁,或者明明可以為妻,偏偏委身為妾,只問利益,不問感情的?”
孫策點點頭。
“大王,說句可能有些冒犯的話,這樣的事在小世家很常見,對中等以上的世家反而少見,有也是極少數。無他,大姓高門的選擇很多,不需要勉強子女,除非看走了眼,雙方至少是般配的。”
孫策仔細想想,也覺得有理。就以袁家為例,袁家的男子就不用說了,娶的都是大家閨秀,女子也不愁嫁,完全可以慢慢挑,想嫁什么的人就嫁什么樣的人,只不過這個選擇權未必全在她們自己手中,而是由長輩作主罷了。
“再說了,你麾下也沒什么老翁啊,倒是少年成群。即使不以家世論,也是極佳的婚配對象。難道你希望你麾下的文武娶不到妻、嫁不了人?”
“姊姊。”袁衡打斷了袁權,遞了一個眼色,示意袁權注意孫策的臉色。“大王擔心的是汝潁人抱團。汝南世家雖說放棄了土地,經營工商以致富,但人心念舊,記怨的多,感恩的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抱有怨念的人聚在一起互相刺激,很容易做出不知分寸的事來,結成婚姻,有了共同利益,是有可能動搖豫州形勢的。大王未雨綢繆也是應該的。你和鐘夫人留心一下,如果有做得過分的,該敲打的還是要敲打敲打,真到了那一步,誰的面子上都不好看。”
袁權含笑點頭。
孫策自顧想著心思,一時倒也沒留意姊妹倆的小動作。過了一會兒,甄宓匆匆走了進來,孫策這才回過神來。本想私下里問問的,現在卻不能故意避開袁氏姊妹,顯得不夠坦蕩。
“中山最近可曾有消息來?”
甄宓不解。“什么樣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