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甄宓仔細想了想。“最近沒有,年初倒是有書信來,問起諸葛兄弟。聽那意思,好像是我三姊相中了諸葛瑾,我阿母卻嫌諸葛瑾臉長,又比三姊大好幾歲,想問問諸葛家有沒有相貌更佳,年輕一些的子弟。”
孫策聽明白了。這么說,還是甄宓想攀附諸葛兄弟,不是諸葛兄弟想攀附甄家。
“你怎么說的?”
甄宓掩著嘴笑了起來。“我當然是幫著三姊啦,說諸葛兄弟臉都長,諸葛瑾算是最好看的一個了。我三姊早就相中諸葛瑾了,說他脾氣好,將來不會欺負她。諸葛瑾去我家作客,所得程儀有大半是我三姊的私房錢,還關照我阿舅照顧他,別讓他受了委屈。”
“你阿姊還怕人欺負?”袁衡有些意外。
甄宓自知失言,有些不好意思。“冀北人性子野,夫妻爭吵打架是常有的事。女人嘛,就算有些力氣,真打起來也是要吃虧的。”
袁氏姊妹啞然失笑,像是聽到了奇聞。中原世家夫妻不和也很正常,但最多言語交鋒,真動手打架的卻不多見。孫策也覺得不可思議。甄家雖說算不上一流世家,卻不是普通人家,可是聽甄宓的語氣,似乎這樣的事也很常見。這冀北的民風還真不是一般的野,難怪冀南人瞧不上。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冀州民風開放,甄宓也不可能跳出入陣曲那樣熱情奔放的舞蹈。
孫策的心情也輕松了些,把諸葛亮來請示的事說了一遍。甄宓這時也意識到其中的問題了,收起笑容,很嚴肅的把事情經過從頭至尾說了一遍。諸葛瑾游歷幽州的時候,她已經出嫁,沒有親身經歷,但她們姊妹感情很好,經常有書信來往。姊妹之間的私信更是無話不說,每次的書信都是厚厚的一迭。三姊傾慕諸葛瑾的事,她就是從書信里獲悉的。不過那時候諸葛瑾行蹤不定,能不能從草原上活著回來都不知道,自然也談不上婚姻。去年年底,張鴻去遼東做生意,拜見太史慈時見到了諸葛瑾,消息傳回中山,這才正式考慮婚娶。
不過,聽完諸葛亮與孫策的對話后,甄宓柳眉微蹙。“大王,我怎么覺得諸葛亮的來意主要不是他長兄,而是他二姊呢?不會是他二姊看中了大王身邊的什么人,卻不好說,這才借著我三姊的事來探路吧?”
孫策仔細回想了一番,將信將疑。他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但他知道諸葛亮是有城府的人,而且手段高明,玩弄話術,耍點小心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不過他也沒把握,誰知道甄宓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想法。這些都是人精,沒有一個是傻白甜。
孫策忽然想起司馬徽對諸葛亮的判詞,暗自咂舌。姜還是老的辣,水鏡先生這雙眼睛是真的毒啊。難道他也是穿越者?
被一群天才包圍,我好累!
郭嘉和孫策一起聽取了諸葛亮的述職。
袁譚退出河南,睢水防線也可以松口氣,準備秋收。秋收之前發生大戰的可能性不大,秋收之后卻不好說。孫策打算趁著這個機會調整一下防線。
根據之前的計劃,在北線暫時采取守勢,以牽制為主,將人力、物力集中到南線,供應周瑜開拓武陵。只不過純粹的守無法實現預定任務,由太史慈在遼東挑起戰事,迫使袁譚不能兼顧,不能全力南下,也是計劃中的要點。
孫策原本打算將諸葛亮調到遼東,協助董襲,現在卻改變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