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徐系在遼東的實力已經很強,如果再把諸葛亮調過去,遼東就真的成了青徐系的天下。董襲是江東系,但他勇猛有余,斗心眼不是這些青徐人的對手。要想維持平衡,必須調一個非青徐系的去輔佐董襲,而且最好是江東系。可是江東系能做好參謀工作的人也不多,目前而言就是陸議。陸議去了浚儀,暫時不宜輕動。
江東人才儲備也不夠,至少和汝潁、青徐相比沒有優勢可言。
從另一方面講,孫策也不打算讓諸葛亮統兵,他更希望諸葛亮能從政,將來做個丞相。他麾下能統兵作戰的人很多,擅長政務的卻有限,諸葛亮無疑是良相之才。從私心里說,他也不愿意讓諸葛亮這樣一個有權臣潛質的人染指兵權。
郭嘉深諳孫策心思,提出一個建議:讓諸葛亮去東南協助張勛,負責周瑜大軍的后勤調度。周瑜出征武陵,每年需要五十億的巨額開支,需要調動的人員也以萬計,難免有人從中做手腳,張勛的能力和年齡都應付不了這么重的事務,需要一個精明強干的幫手。諸葛亮心思縝密,年富力強,又擅長宣傳鼓動,對征發徭役得心應手,協助張勛幾年,將來就能獨當一面。
孫策覺得有理,隨即征求諸葛亮的意見。
諸葛亮欣然從命。
諸葛亮要去江南,一去就是好幾年,自然要安頓好家務。他現在急需解決的除了弟弟諸葛均的生活,就是二姊和他自己的婚事。見孫策關心,諸葛亮也沒有再掩飾,他自己的婚事好辦,他和孟建的妹妹孟月有感情,孟月已經二十了,一直在等他。這次去汝南,也是孟月一直在里里外外的照應。雖然談不上十全十美,也算是情投意合。
孫策眉心微蹙。甄宓說得沒錯,諸葛亮此行的真正目的不是諸葛瑾與甄家的婚姻,而是他的二姊。諸葛亮的二姊很可能是看中了一個人,但這個人是他身邊的近臣,身份敏感,就連諸葛亮自己都覺得不合適。
“你二姊相中了誰?是不是我身邊的?”
“大王,我覺得此事不妥。請大王給我一點時間,我再勸勸二姊。”
“是陳叔至(陳到)吧?”郭嘉忽然說道。
諸葛亮苦笑著點點頭。
“陳叔至是大王的親衛騎督,的確不太合適。”郭嘉說道:“孔明,好好勸勸你二姊,有些事不能勉強,該放手時要放手。”
“祭酒所言甚是。”諸葛亮躬身道:“亮也是如此想。”
孫策咳嗽了一聲:“奉孝,孔明,你們都別自作主張。這件事能決定的人既不是你們,也不是別人,只能是當事人。能不能成,要看陳叔至是不是對你二姊滿意。他們見過面嗎?”
“去年陳督回鄉省親,見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