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收起笑容,略作思索,淡淡地說道:“我們盡力了,問心無愧。”他抬起頭,盯著荀彧,嘴角微挑,輕輕哼了一聲。“你呢?”
荀彧沉默不語。
李儒下了船,用手撐著腰,站了一會兒。
雖然中途在洛陽、宛城都作了時間不短的停留,可是一個多月的旅程還是讓他有些承受不住。年歲漸長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心死。人一旦沒有了目標,這日子就活得沒滋沒味的了。張仲景隱晦的勸他找點事做,他自然聽得懂,只是不知道自己何能做什么事。
曾經的董卓心腹這個標簽將跟著他一輩子,讓他成為所有人唾棄的對象,也許死后都無法安寧。
“吳王在忙?”
奉命前來迎接的楊儀矜持地笑笑。“吳王很忙。”
李儒沒說什么。他有自知之明,從來沒指望孫策來親自迎接他。以前不可能,現在更不可能。在孫策的眼中,他只不過是一個工具而已。李儒心中涌過一陣悲哀,更為賈詡擔心。人生總有那么幾個重要的岔路口,一旦踏錯,再想重新來過就難了。他已經錯了,賈詡也錯了,只是沒他錯得那么嚴重。他不想看到賈詡做出錯誤的選擇,葬送最后的機會。
李儒打起精神,挺起腰,跟著楊儀向衙城走去。城門口站著身姿挺拔的甲士,身上穿著精致的戰甲,手中拿著著名的千軍破。個個高大強壯,眼神凌厲,一看就知道是真正的精銳,與他們相比,號稱天下精銳的涼州兵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如果孫策率領這樣的精銳進攻弘農,賈詡毫無疑問地將步徐榮后塵。
徐榮運氣好,有張遼相救,賈詡指望誰救他,張繡嗎?張繡武藝很好,也許不亞于張遼,腦子卻差得太遠。這就是個匹夫之勇,只能沖鋒陷陣,當不得大用。跟著蔣干幾個月就被蔣干使得團團轉,遇到孫策這種玩弄人心的高手,只怕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
涼州勇士很多,謀士太少,像賈詡這樣的智者更是鳳毛麟角。
李儒一邊想著心思,一邊跟著楊儀沿著馬道上了城。孫策站在城上,正與幾個年輕人說些什么,那幾人躬身領命,轉身去了。孫策轉身,看了李儒一眼,迎了過來。
“文優先生一路辛苦。”
“多謝大王關心,不辛苦。”李儒躬身施禮,笑道:“南陽安樂,比兩年前更甚一籌。大王不僅用兵如神,理政也是出類拔萃,令人嘆服。”
孫策笑道:“先生喜歡南陽?”
“喜歡,的確喜歡。”
“那就在南陽住下吧。”孫策挽著李儒的手臂,輕輕拍了拍他的背。“想在哪兒定居,喜歡熱鬧點是清靜點,依山還是傍水,我來給你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