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子斥責楊阜等人時,劉曄靜靜地站在一旁,一直沒說話,如木偶一般。此刻見天子發問,他不緊不慢地說道:“陛下,楊阜、趙昂并非打算用太傅的首級做交易,只是想離間賈詡與吳王而已。就目前看來,這一計雖未竟全功,卻也不能說失敗。”
天子轉過頭,驚訝地看著劉曄。劉曄并不急著解釋。天子聰慧,能想通里面的關節,不需要他事無巨細的提醒,讓他自己去分析才是最佳選擇,既然讓他從中得到經驗,又避免留下權臣的印象。
天子反復思索了很久,微微頜首。“子揚所言甚是,賈詡這是弄巧成拙了,董越丟了弘農,退守河東,絕非他樂見之事。子揚,你與魯肅相識,依你之見,魯肅能拿下弘農,直入關中嗎?”
“這不在于魯肅,在于賈詡。”
天子眉頭微皺。趙衢之前就送了消息來,楊阜一直沒有匯報,并無拿皇甫嵩的首級與賈詡交易之意,賈詡漫天要價,他們就地還錢,雙方還在協商。只是誰也沒想到孫策突然翻了臉,命魯肅強攻弘農,賈詡生怕腹背受敵,這才不得不放棄弘農,命董越退守河東,形成三方對峙。
形勢演變到這一步,賈詡已經失去了主動權。他現在只不過狐假虎威,要挾朝廷,朝廷根本沒必要理會他,派兵進入馮翊,加強戒備就是。劉曄這么說,是沒看透賈詡的色厲內荏,還是想趁機在涼州人內部造成隔閡?
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從楊阜等人入朝,關東、關西,新臣、舊勛之間爭斗就一直沒有平息過。他不僅不反對,有時候還故意挑事。可劉曄是他的心腹,知道他對皇甫嵩的感情,且皇甫嵩在朝廷內根基深厚,影響力不亞于楊阜等少壯派,殺皇甫嵩安撫賈詡絕對是下策。劉曄如果私心作祟,落井下石,不顧大局,那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局面。
“你是擔心賈詡向孫策稱臣,為虎作倀,由河東進馮翊?”
“陛下英明。自從董卓驅洛陽之民入長安,沿途殺戮甚眾,這些年一直未能恢復,弘農、潼關雖險,若無援兵,怕是支撐不了幾時。賈詡、董越所領乃董卓舊部,隨董卓征戰多年,堪稱精銳。董越之女董青與蔣干通好,已有婚約,只是為賈詡阻撓,這才半途而廢。而賈詡所持大義就是為董卓復仇。若因朝廷不納賈詡之言,再與孫策結盟,進攻馮翊,為禍不小。當此之時,不宜斷然拒絕賈詡,當順勢而為,離間其心,使其猶豫。然后陛下率大兵,親征潼關,擊退魯肅,挽狂瀾于既拿下馬來,扶大廈于將傾。”
天子點頭贊同。“可是朕絕不能拿太傅做交易。”
“勢成騎虎,自身難保,賈詡哪里還敢奢望朝廷殺太傅。”劉曄笑著搖搖頭。“只要陛下依段颎例,忘過記功,為董卓平反,承認董卓有微功于朝廷,他也就滿足了。不過,即使是這個條件也不能輕易答應,要他立功自效才行。拖上幾個月,形勢不同,其生死自然操于陛下之手。”
天子啞然失笑,連連點頭。“子揚妙計。如此,賈詡入我彀中矣。”他想了想。“這件事就由秘書臺主持吧,那幾個河東人用得上。”
“唯!”劉曄笑著躬身領旨。楊阜等人把事情辦砸了,天子將這件事交給他處理,就是讓楊阜等人領他的情。他轉身正準備走,天子又叫住了他,遲疑了片刻才開了口。
“長公主前些日子有家書來,說……天下甚大,如大漢者不知凡幾,子揚可曾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