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一路真真假假的傳聞,孫策對新都的興趣越來越濃。
不是對石頭城本身,也不是對這些傳聞,而是對傳聞背后的影子。雖然他清楚如今的長江與后世的長江不同,江面更寬,風浪更急,江水直至城下基石,在二三十丈高的崖壁上仰望,石頭城想必會比后世的遺址更加雄偉,但一座新建的城被傳到神乎其神的地位,甚至扯出東王公送禮這樣的事,就不是城池雄偉與否能決定的了。
況且他非常清楚,時間這么短,虞翻又有很多事要處理,很多構想也許還在紙面上,離真正建成還有很大的距離,尤其是城池本身。建城并非一件簡單的事,如今的江東也不是基建狂魔。三面受敵之際,虞翻不可能大量征發徭役筑城,最先建的只能是太初宮等主要大殿,而不是城墻。
畢竟就目前的形勢而言,還沒有誰能兵臨城下。
誰在背后興風作浪,推波助瀾?
“想什么呢?”見孫策出神,袁權有些不滿,看看四周,見其他人都在看孫尚香手里的貓,沒人注意他們,悄悄地掐了一下孫策。
孫策笑笑。“你不覺得這些傳聞的出現有問題?”
袁權倒是一點也不意外,微微一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吉兆祥瑞這種事,你不信,不代表別人也不信。開啟民智是好事,卻也急不來,能利用時不妨一用,錦上而花而已。”
孫策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說……”
“計相坐鎮揚州,手里還握著諸家印坊,如果他不想聽到這樣的傳聞,還能傳到你的耳朵里?”袁權睨了孫策一眼。“那你也太小看這位計相了。”
孫策啞然失笑。袁權說得也是,虞翻手里掌握著報紙這種當世最強大的輿論武器,沒人能在輿論上與他抗衡。這些傳聞就算不是他制造出來的,也是得到他默許的。
“倒是有一件事,我一直很好奇,只是不敢多嘴,怕落一個后宮干政的惡名。”
孫策反手握著袁權的手,輕輕揉著。袁權其實很自覺,非常注意避嫌,公文是堅決不看,就算聽到什么也不主動傳,有時候見其他人議論得太過,她還會旁敲側擊的提醒。有她主持內務,妻妾都比較自覺,控制著自己的好奇心,盡可能不干涉具體政務。
“能讓你這么好奇的還真不多,說來聽聽。”
“你祖父諱鐘,鐘山準備改什么名字?”
“虞翻已經提過這個問題了,建議改名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