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評則建議加強北線的防守,將黃忠拒于西城以東,不讓他進入漢中盆地。漢中是益州北方門戶,絕不能落入黃忠的手中。南中山重水復,周瑜想要走出來絕非易事,就算加強防守,派一方面之將即可,毋須曹操親自去。
曹操清楚,這兩人的意見都有道理,但也都有私心,不能全聽。想來想去,能全無私心為他考慮的人只有戲志才,這才親自趕到青城山來問計。孰料戲志才卻提出了第三種方案,讓曹昂來益州。他一時猶豫,不知道該不該將法正和辛評的方案告訴戲志才。他心里清楚,戲志才對這兩個人都是不怎么認可。在他眼里,法正有才卻太年輕,經驗不足,又急功近利。辛評雖然年長穩重,才能卻有所欠缺,又以出身汝潁自傲,看不起其他人,和益州系、東州系搞得都不太和睦。
“益州四塞,很像是一個放大的關中,但有一項不足:離涼州略遠,戰馬供應是個問題。自守有余,出擊則北有重山之險,東有三峽激流,皆非易事。如果不能趁中原大亂之際跨有荊州,或者奄有關中,幾乎沒有逐鹿天下的機會。如今關中有朝廷,中原更有孫策,除非出現重大變故,這兩個方面都沒什么機會。剩下的就是向南。”
戲志才臉上泛起潮紅,又咳嗽了幾聲,盧夫人走了過來,輕聲說道:“使君,祭酒的身體……”
“無妨。”戲志才擺擺手。“多謝天師夫人,我的身體我清楚,不說清楚,我是無法靜養的。”
盧夫人一輕聲嘆,又退了回去,吩咐了王稚幾句,轉身離開了小院。戲志才看著盧夫人的背影,嘴角微挑,【m】無聲地笑了笑。“君侯,如果子修來益州,統兵南征,不僅君侯多了一臂膀,還能解決子嗣難題,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曹操的臉頓時通紅。他到益州之后,娶了吳懿的妹妹,成親數年,一直沒有子嗣,吳夫人連懷孕的跡象都沒有。不少人都說根子在盧夫人身上。盧夫人修道有成,駐容有道,陰氣極重,怕是傷了他的陽氣,難有子嗣。他原本不信,后來又納了幾個妾,不管他多么努力,依然一點動靜也沒有,不由得他不信,只是他貪戀盧夫人的房中術,割舍不下。
戲志才提出讓曹昂來益州,自然也有這方面的考慮。沒有成年的子嗣,就意味著一旦他出現意外,他的權力沒有人繼承。卞夫人倒是生了三個兒子,可是最大的曹丕也不過十三歲,又在天子身邊為郎,到益州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曹昂在兗州多年,頗得名望,繼承他的權力沒有任何難度,對穩定人心大有好處。
“這個……南征又如何?”曹操顧左右而言他。法正也提議南征,和戲志才倒是很相近,但法正有另外一層目的,他希望他的好友孟達能夠成為南征的大將之一。益州的北部有吳懿,東部有夏侯惇,益州系的將領張任、嚴顏都立了戰功,受到重用,孟達一直隨曹操征戰,沒有出頭的機會,如果能新辟南方戰場,而這個計劃又是他提出來的,孟達多少有得到得用的可能。
“南征不僅可以阻擊周瑜,還能聯絡劉繇、高干,動搖交州,并從交州進入揚州、荊州。江南是孫策的根基,他可以放棄中原,卻不能放棄江南,由交州出兵攻擊揚州、荊州,比從益州直接東出更安全。萬一戰事不利,還可以向西南撤退。聞說永昌以外有天竺者,地方廣大,不亞于中原,可以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