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有這個意思。呂布率部離開之后,天子身邊只剩下四千余騎,其中董越有近三千人。正常情況下,他未必敢輕舉妄動,畢竟天子身邊的羽林騎雖然人數略少,軍械卻是最好的,戰力不弱。正面作戰,董越沒什么勝算。當然,有將軍在側,董越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
劉備思考著眼前的形勢,連連點頭。還是逢紀考慮得周密,說得有理。他本來以為天子是膽怯,現在卻覺得天子雖然年輕,眼光卻長遠。他也許已經做好了袁譚進攻豫州不利的準備,在謀劃退路。
“元圖,你接著說。”
“傾巢而動,原本應該全力以赴,速戰速決。如今速勝無望,天子又不肯就此退守關中,他就要解決糧草的供應問題。他從荀衍手中得到河內,但只有河內遠遠不夠,他必然會將河東、上黨、太原三郡整合在一起,以四郡錢糧支撐大軍。這其中河東最為關鍵。河東有鹽鐵,這些年一直沒有戰事,由賈詡主持,民生穩定,戶口也與河內相當。若能控制得當,對天子大有助益。”
劉備慢慢地轉過頭,目不轉睛地盯著逢紀。他聽懂了逢紀的意思,天子不是鉗制董越這么簡單,天子是要徹底掌控河東。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天子有可能主動挑起事端,甚至可能干掉董越。這種事,天子當然不愿意親自動手,借刀殺人才能置身事外,自己也許就是天子想借的那把刀。
劉備后背涼嗖嗖的。他一直覺得天子笑容可掏,平易近人,卻沒想到那溫和的笑容后面藏著如此狠辣的手段。他沉吟了片刻。“那我……該怎么辦,要拒絕天子嗎?”
“拒絕他什么?不讓牽招、趙云隨荀衍出征?”
劉備眼神閃爍,沉吟不語。逢紀說得沒錯,這只是他們的猜測,天子并沒有明說,他自然也無從拒絕起。剛剛答應的事轉身就反悔,到時候對他有意見的不僅是天子,還有荀衍。
“那我該如何應對?”
“將軍,這是交易,不是命令。既然是交易,不妨先看看條件再說。”逢紀輕笑了一聲:“刀在將軍手中,將軍又有什么好擔心的?將軍不妨想想應該要些什么,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劉備摸著光溜溜的下巴,心中快慰。他打量著逢紀,心中歡喜不禁。這次南下最大的收獲就是逢紀,他終于有了謀士。現在他想的不是別的,而是如何留下逢紀,讓他真正脫離袁氏兄弟。
如果袁譚這次出征慘敗,逢紀無處可去,也許就容易多了。
回到大營,劉備命人召集牽招、趙云、張飛三人議事。他將天子的計劃告訴他們,同時宣布了自己的計劃。牽招、趙云固然沒什么意見,張飛也樂得不用和江東軍對陣,順利取得一致意見。
劉備又關照牽招、趙云,這次與荀衍、呂布并肩作戰,關系復雜,一定要小心處理,千萬不要發生無謂的沖突。此外,中原的形勢也河北不同,對騎兵的限制更多,你們要留心地形,及時調整戰術,不要犯匈奴人當年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