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轉頭看向毛玠。“孝先,我要陪使君去益州。”
毛玠有些詫異,不過隨即又釋然了。陳宮與曹家父子交情匪淺,又一向以義氣自負,自然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拋下曹昂。雖然沒有得到確切消息,但他已經聽說了,曹操有書信來,邀陳宮與曹昂一起入蜀。但他不愿意這么做,不想離開兗州。
“你們打算怎么走?”毛玠說道:“我來安排。”
陳宮與曹昂交換了一個眼神,點了點頭。毛玠不愿意隨行,他們也不能勉強。
“孝先兄,你有什么打算?”曹昂說道、
毛玠苦笑著搖搖頭。“還沒有想好,也許會歸隱讀書。”
“不如這樣吧,再辛苦你一趟,去一趟建業,代我向吳王告別。家母不肯隨我去益州,執意要返鄉,將來在吳王治下,還要請他多多關照。這些年,我與吳王相交,受益良多,只可惜……”
曹昂嘆了一口氣,有些哽咽,說不下去了。陳宮起身走到他的背后,拍拍他的肩膀。他知道曹昂身不由己,心情糾結,但這就是現狀,誰也無法解決。
毛玠沒有再說什么,答應了。他知道曹昂的良苦用心,這等于是向孫策推薦他,給他一個機會。
曹昂隨即寫了一封親筆信,交給毛玠,讓他趕去睢陽,投奔丁沖,再趕去建業。毛玠沒有耽擱,簡單收拾了一下就起程了。荀衍已經渡過黃河,騎兵速度快,隨時可能出現在定陶城外,遲了可能就走不掉了。
送走毛玠,曹昂隨即下令拔營撤兵,退守昌邑。他派人分別向袁譚、天子送信,協商投降的相關事宜。他表示可以向朝廷投降,絕不向袁譚投降。向朝廷投降也有條件,他將帶領部屬去益州,投奔父親曹操。如果朝廷能答應這個條件,他就投降,交出兗州,否則就死守昌邑,向孫策投降,引滿寵入兗州。
收到曹昂的書信,袁譚和沮授等人商量了一番,決定接受曹昂的條件。時間寶貴,他們不能耽擱太久,白白浪費時間和兵力。盡快占領兗州,抓緊時間春耕,無疑對接下來的戰事有利。
很快,天子的回復也到了。他同樣接受了曹昂的條件,同意曹昂及其部屬去益州,并愿意為曹昂提供沿途所需的物資,保證曹昂能夠平安順利的到達益州。
三月下旬,協議達成,曹昂讓出昌邑,帶領陳宮、曹仁等兩千余人離開兗州,趕往河內。呂布已經收到了天子詔書,親自到定陶城下受降,率部沿途保護,一直護送曹昂渡過黃河,脫離袁譚控制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