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點,聽馬超說過。陳到是汝南人,孫策代父臨豫州時,他就依附了孫策,為白毦督,后來做過一段時間丹陽太守,又調往青州戰場,協助沈友作戰。他最精彩的一戰是以三百甲騎擊破顏良……”
張遼侃侃而談,如數家珍。呂布靜靜地聽完,又道:“他能和關羽戰成平手,武藝不弱。如果有機會,我要和他戰上幾合。”
張遼沒吭聲。呂布武藝精湛,不僅騎射雙絕,持矛近戰也是高手,最近常和張飛比武。論武藝,他稍勝一籌,但張飛有丈八蛇矛,呂布要想贏他并不容易。聽張飛說,關羽的武藝更好,呂布就一直想和關羽交交手,分個高下。現在聽說陳到曾和關羽戰成平手,他又想和陳到交手了。不過個人勝負沒什么意義,兩軍交戰,陳到未必給呂布單挑的機會。
“君侯,統領騎兵的不僅是陳到,還有閻行。江東軍的軍械冠絕天下,甲堅矛銳,又熟悉地形,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如果遇到甲騎……”
張遼沒有再說下去。呂布咂了咂嘴,也有些頭疼。甲騎已經成了最讓人畏懼的力量,往往能以少勝多。早在五六年前,孫策就擁了有甲騎,如今自然更多,很可能就在豫州等著他們。一旦碰上,自然是一場惡戰,就算是他呂布也無可奈何。他有精甲鐵矛,但他的部下沒有這么好的裝備,損失將不可避免。
朝廷沒有成建制的甲騎,但馬騰和韓遂各有兩百甲騎,西征時,呂布親眼見識過甲騎突陣的威力,至今印象深刻。也正因為如此,軍議時,呂布否決了荀衍騎兵以千人為單位,進入豫州的建議。進入豫州可以,只能是大軍行動,至少三千人以上,千人以下的騎兵進入豫州只會給對方各個擊破的機會。
趙云、牽招也同意他的意見。他們以太史慈擊破鮮卑人的戰例來說明甲騎的戰斗力。普通騎兵遇到甲騎,沒有三五倍的兵力優勢根本無法取勝。豫州騎兵本地作戰,不擔心輜重,又熟悉地形,在必要的時候,他們甚至可以夜間行軍,千人以下的騎兵一旦遭遇擁有甲騎的江東騎兵,后果不堪設想。
荀衍很上火。騎兵不能用來攻城,如果再不進入豫州腹地征集糧草,那就剩下一個作用:阻擊可能會有的援兵。萬一孫策不派援兵來,這些騎兵就成了擺設,每天消耗大量錢糧,卻發揮了不了作用。他很想強迫呂布、趙云接受命令,但呂布、趙云不是他的部下,他無權這么做,只能讓呂布率部先趕到浚儀城下,截殺斥候,切斷浚儀城與外界的聯系,,另派冀州步騎進入豫州。
堂堂溫侯,卻成了荀衍的前鋒,呂布心情很不好。如果不是考慮到荀衍是荀彧的兄長,天子又有言在先,打贏這一戰,將由他繼任大將軍,他根本不打算搭理荀衍。
在濛濛細雨中,呂布來到浚儀城外,查看了一下浚儀四周的地形,再看看城頭嚴陣以待的將士,呂布有了判斷,心情比頭頂的烏云還要陰郁。
“這城……不好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