槳聲欸乃,溪水潺潺,小船在杜三娘的歌聲中逆流而上,兩岸綠樹成蔭,繁花似錦,與碧水相映,煞是好看。
杜三娘的歌舞引起了不少觀眾,兩岸行人駐足而觀,有人寧神傾聽,有人輕聲應和,其他游船上的船娘自覺的停止了表演,讓客人安心欣賞杜三娘的絕技,只有一個船娘不甘示弱,待杜三娘一曲終了,隨即撥動琴弦,唱了一曲楚歌,雖不如杜三娘精妙,卻也堪聽。
有不少人看到了張纮,紛紛拱手致意,卻無人過來打擾。倒是有游船擦肩而過時,有人遞上淺碟,請張纮品嘗自家的點心。張纮也不拒絕,順手取了,放在案上。不一會兒,案幾就擺滿了。
張纮頻頻頜首還禮,笑容滿面,沒顧得上吃,陳琳卻吃了個肚兒圓。倒也不是他嘴饞,實在是這些點心各有特色,花樣又多,一樣嘗一口,不知不覺的就撐著了。
“這秦淮水上每天都這么熱鬧?”
張纮笑道:“這叫什么熱鬧,晚上才叫熱鬧呢。孔璋若有興趣,晚上可以再來游覽,保證你樂不思歸。”他瞅瞅陳琳的衣服,對搖船的老婦人說道:“麻煩老人家繞點路,在衣市停一下,我為這冀州來的朋友置辦兩身衣裳,讓他看看我們吳國的錦繡。”
老婦人笑著應了,調轉了船頭。
陳琳心中歡喜,卻假意推辭。張纮不動聲色的說道:“孔璋遠道而來,不想看看建業的民生?”
“呃……”陳琳被張纮道破心思,不免窘迫,只得顧左右而言他。“聽子綱兄這語氣,建業百姓不是一般的富庶啊。我怕我買不起,還是穿案布算了。”
“你這衣服是在冀州買的?”
“是啊。”
“多少錢一匹?”
“貴倒是不太貴,也就是七八百錢,只是難買。”
“那你可以多買一些帶回去。這等布在建業只有三百錢左右,好的也不過五百錢,七八百錢是最好的,反倒不太好買,要預定才行。”
陳琳驚訝不已。“這么便宜?”
“不是建業的布便宜,而是冀州的布經過兗州商人轉手加價,價格虛高。你如果在兗州買的話,這種布大概也就是四百出頭。當然那是以前,現在嘛,我估計他們就算有貨也不會輕易出手。”
陳琳深有同感。他雖然沒有具體問布的價格,但他知道兗州世家從轉手貿易中賺了不少錢。豫州的商品養肥了他們的胃口,如今曹昂離開了兗州,孫策斷絕了對兗州的供應,不僅冀州很難得到豫州的商品,兗州人也失去了財源,為此怨言不少。為了避免進一步刺激這些兗州世家,袁譚連征糧都要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