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做,天在看,劉備在涿郡干的那些事終于結出了苦果。千夫所指,不知道他這個中山王會不會無疾而終。
袁權遞過布巾,孫策擦了嘴。“中山出逃的人多嗎?”
“往哪兒逃?”甄宓反問道:“周邊都是劉備的地盤,根本逃不出去。我阿兄是從草原上繞了一個大圈,趕到遼東,這才搭上了船,僅在路上的開銷就能讓中戶破產,普通百姓哪支撐得起。就是這樣,還有兩個孩子得了病,死在路上。”
甄宓吸了吸鼻子,撅著嘴,眼眶有些濕。
孫策也收起笑容。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這個時代出遠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水土不服、勞累、盜賊,隨便一樣都可能要了命,民間有句話,遷徙等同伏法,所以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圈子都很小,無事盡量不出門,一輩子就在方圓十幾里的范圍內。讓普通百姓翻山越海,長途跋涉,來到中原,這根本不現實,就算袁譚、劉備不攔著,他們也未必能活著走到目的地。
兗州、青州的百姓遷到豫州和江東屯田,也是花了幾年時間逐步遷移,還是在沿途郡縣盡可能提供幫助的情況下。為了讓這些人平安到達,付出的代價也是驚人的。
“你三兄在哪兒?我見見他,問問情況。”
“謝大王。”甄宓又高興起來,眉目生春。“大王,太史慈會出兵嗎?如果太史慈出兵進攻,中山人可以響應的。”
“你二兄靜極思動,又想帶兵了?”
“這倒不是,誰不想平平安安的啊,可現在劉備入主中山,平安不可得,只好奮起一擊了。中山近燕代,原本民本就剽悍,也是出精兵的地方。如果大王能支援一些軍械,就算不能趕走劉備,給他找點麻煩還是足夠的。”
孫策笑著搖搖頭。“你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身處是非之地,還是低調些比較好。安份守己,劉備或許不會主動找事,最多訛點錢糧,真有了軍械,劉備就算拼了命也要滅了你們甄家。除非你二兄能招募到足夠的兵力與劉備對抗,可是那樣一來,需要的軍械太多,我就算給他也運不進去啊。”
“這倒也是。”甄宓托著腮,眨著眼睛,若有所思。“可是就這么坐等,真是憋屈啊。”
“想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