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被孫策看得心里發毛,卻不肯輕易退讓。他問這句話不是為了他一個人,而且為整個海商會,至少是荊襄系商人。無利不起早,沒有足夠的利益,誰愿意出海冒險。
“你覺得什么樣的條件合適?”
蔡瑁沉吟著,卻不肯輕易開口。討價還價就是如此,誰先出價誰吃虧,等于將底線透給了對手。他很想漫天要價,可是在大姊家里,他還真不敢放肆。不給吳王面子,就是不給大姊面子,大姊發起怒來后果很嚴重。
“此事重大,臣一時難以決斷,不如回去和他們商量商量?”
孫策笑了一聲,沒說話。這時,蔡玨出現在東側門外。“大王,你們商量好了沒有?若是商量好了,就讓伯珪早點回去吧,我可沒準備他的飯。”
蔡瑁臉一苦,放下茶杯,離席向孫策一拜。“大王,非是臣不知好歹,實在是這件事涉及到的人太多。若是臣能獨當,臣可以什么都不要,任憑大王吩咐。涉及到其他人,而且很可能是一去無回,臣不能不考慮得周全一些。常言道,厚利面前有大賈,重賞之下有勇夫,這利若是不厚,賞若是不重,就算出海,怕是也不會用心,沿著海岸走一圈就回來,除了白白浪費糧食,還有什么意義?”
孫策點點頭。“我明白你的一片苦心,所以才讓你自己提條件,看看什么樣的利和賞才能讓你們心甘情愿的出海。蔡德珪,你仔細想一想,自從初平二年你我合作,我讓你吃過虧嗎?”
蔡瑁神情尷尬。“大王仁厚,臣甚是感激,海商會的成員也都對大王感恩戴德,愿為大王效犬馬之勞。”
“我還是希望把你們當人看,而不是犬馬。”孫策臉上的笑意漸漸淡去。“你可以回去慢慢商量,不著急,反正麋芳、陳矯也在做準備,他們將米交付給沈友、徐琨之后,很快就會返航。說實話,麋芳比你們更合適,他不僅會做生意,還能作戰殺人,再加上陳矯出謀劃策,能擋得住他的人還真不多。如果他還不行,我就將甘寧調過去,有多少人殺不掉?”
蔡瑁額頭冒出了冷汗,一動也不敢動。他咬咬牙。“大王,我們自籌資金,買船出海,找到金礦之后,享十年專營,除去各項開支,自留利潤七成,三成獻與大王。”
“你是不是說反了?”蔡玨走到堂前,冷笑道。
蔡瑁都要哭了。“大姊,三成真的太少了,不行啊。”
孫策擺擺手。“這樣吧,利潤五五開,但是我要派人隨行,免得你們從中做手腳。”
蔡瑁松了一口氣,抹了抹額頭的冷汗。“就依大王,大王派誰同行?出海辛苦,文弱書生可不行。”
“涼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