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像、徐節臉色變了,就連孫尚香都意識到這個問題很棘手,緊張地舔著嘴唇,悄悄地用手捅徐節,連連使眼色,希望徐節出來解圍。徐節急得小臉通紅,額頭全是細密的汗珠,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她完全沒想到荀彧會問出這個問題,偏偏仔細想想,這個問題卻是一直存在的。荀彧雖然是當世智者,卻不是唯一的智者,既然荀彧能想到,自然也會有別人能想到,只是沒有這么問過而已。
這個問題該怎么答?她真的不知道。勉強發言也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荀彧笑話孫策。新政是孫策推行的,孫策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卻讓一個小姑娘出來搪塞?
徐節緊張地看著孫策。現在能回答荀彧的人只有一個,就是孫策自己。
看著神情恬淡,眼神卻有些咄咄逼人的荀彧,孫策一點也不緊張。這個問題他早就考慮過了,雖然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卻不等于沒有答案。正如當初面對蔡玨的質問,“我不愿意”也是答案。
“荀君說得沒錯,這的確是個未解決的問題。”
“那大王準備如何解決?”
“暫時還沒有解決之道。”
“那大王是否同意,在這一點上,大王的王道與漢家的霸王道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的區別?”
“你要是這么說,亦無不可。”孫策不緊不慢地說道:“不過孤剛才也說了,五十步與百步還是有區別的,不可等同而觀。令祖荀卿有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目標再遠,邁出一步和原地不動總是有區別的。你說呢?”
荀彧一時語塞,倒不太好回答。他既沒想到孫策會坦然承認這個問題,更沒想到孫策會用這種解釋來應對,而且引用了他的先祖荀子的話。五十步與百步有區別嗎?在他看來沒有,但是在孫策看來有,而且仔細想想,還是孫策的態度更務實些。既然邁出一步都是進步,那五十步與百步怎么可能沒有區別?
孫策笑笑,接著說道:“孤本武夫,讀書不多,不敢與荀君這樣的賢者相提并論。若說荀彧是騏驥,那孤就是駑馬。駑馬雖不能一躍十步,卻勝在不舍。孤不敢指望,也不相信什么圣人能立萬世之法,孤只相信事在人為,一步步地向前走,總比原地觀望的好。荀君能看出新政的癥結所在,不愧為王佐之才。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荀君可有興趣為解決這個癥結出一分力?”
荀彧愕然。他盯著孫策看了半晌,才突然反應過來,哭笑不得。他提出這個問題本是與孫策談判的,沒想到孫策反倒借著這個機會來招攬他。
解決這個癥結,這個癥結能解決嗎?
仿佛看出了荀彧的疑惑,孫策笑容更盛,聲音也變得更加溫和,帶著幾分誘惑。“不試試,怎么知道?若能解決這個問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德功言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