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越將信將疑。他不怎么相信天子,但他相信毌丘興,畢竟毌丘興是賈詡的弟子。況且毌丘興說得也有道理,天子沒什么理由恨董卓,反倒應該感激董卓才對。若非如此,他哪有機會做天子。
“將軍,你知道文和先生為什么不接受孫策的邀請嗎?”
董越愣了一下,一時沒會過意來,隨即又問了一句:“你說為什么啊?這事我也覺得奇怪,只是一直沒找到機會問。”
“孫策當初在南陽,施奸計,一戰斬殺兩萬西涼精銳,后來卻與你們交好,難道是想化干戈為玉帛?非也。他想要的不過是馬而已。如今他東有太史慈在幽州,西有馬騰、韓遂在涼州,還需要你們的馬嗎?對他來說,你們已經沒有用了。文和先生就算接受了他的邀請,也不過是賦閑而已,反而不得自由,不如回涼州,天地廣闊,任我縱橫。”
“哦,原來是這樣。”董越若有所思,連連點頭。
“文和先生是文士,他哪怕賦閑,最多手中無權,不能一展心中抱負。將軍可是武人,你如果投降了孫策,會是什么結果,你應該想得到吧?”
董越頭皮發麻,后背冒出一陣冷汗。這才是他最擔心的問題。
“將軍,我有一事不解,能否請將軍為我解惑?”
“伯起,別說笑話了,你這么聰明,又得到文和先生都尉,還什么事需要問我的?”
“徐榮隨董公時百戰百勝,氾水敗曹操,梁縣破孫堅,為什么后來在南陽卻敗給了剛剛上陣的孫策?”
董越眨眨眼睛,明白了毌丘興的意思。他拱手施禮。“請伯起回復陛下,越一定不上吳兒的當,謹聽陛下號令。”他慷慨激昂地拍著胸脯。“陛下讓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毌丘興松了一口氣,起身還禮。“陛下說了,此戰乃中興成敗之關鍵,若能取勝,中興有望,別說為董公平反,還要讓臨洮董氏成天下一等一的世族。將軍,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孫策能做到嗎?他可是連馬超都看不上。”
董越大喜,拜服在地,沖著天子大營的方向連連叩頭。“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毌丘興隨即傳達了天子的詔書。考慮到董越所領的西涼精銳馬匹老化,將士也不如當年,所以讓他殿后押陣,等勝負難下時再上前沖殺,以取全功。
董越正中下懷,二話不說,一口答應。
朝陽初升,薄薄的霧氣尚未散盡,一隊隊將士就列隊出營。鼓聲隆隆,遙相呼應。旌旗招展,迎風獵獵。養精蓄銳的步卒全副武裝,推著戰車,跟著戰旗依次進入陣地。騎卒一手牽著戰馬,一手拿著武器,隨隊列緩步前進。只有將領和負責傳遞消息的斥候騎在馬上,高度警惕。
朱桓與陸議在三丈高的中軍將臺上落座,居高臨下,俯瞰大地。看著數萬將士在四周列陣,大戰一觸即發,朱桓心潮涌動,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將才,但他從來沒想過會在二十出頭的時候指揮數萬大軍作戰。這都是吳王給的機會,能遇到這樣的君主是人生之幸,要好好珍惜,千萬不能辜負他的期望,要不然朱家列祖列宗都不會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