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行想起陸議的提醒,不禁暗自叫苦。趙云騎射不凡,據說堪與呂布比肩,有這樣一個人在前面且馳且射,絕對是個麻煩。
“舉盾,小心暗箭!”閻行吼道。“保護掌旗兵!”
“喏!”親衛們紛紛舉盾,策馬上前,保護閻行及掌旗兵、傳令兵,確保指揮中樞的安全。掌旗兵、傳令兵和將領一起構成騎兵的大腦,奪旗和斬將一樣有效。
“分!夾射!”閻行再次大喝,傳令兵舉起號角,呼呼吹響,后面的騎士聽到號令,紛紛策馬分離,整隊分作三列,不少騎士掛起了長矛,改用弓箭,還有的用蹶張弩。有了馬鐙,訓練有素的騎士能夠在馬背上做出更多的動作,包括使用蹶張弩。
江東騎士漸漸趕上,射出一枝枝利箭。
趙云聽到箭矢破風聲,暗自叫苦。他有一囊箭,三十枝,只能阻擋閻行片刻。可是這么多騎兵夾射,天子與虎賁郎卻非常危險。虎賁郎是天子近衛,雖然也習射,卻是以步射為主,能在馬背上射箭的人非常有限。與騎兵對射,尤其是與有馬鐙助力的騎兵對射,他們絕無勝算。
趙云踩著馬鐙,身體很穩,心里卻亂成了一團麻。這一戰從一開始就沒什么勝算,江東騎兵的優勢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已方唯一的兵力優勢卻被克制,董越的五千騎兵坐觀成敗。早知如此,何必帶來?天子入兗州太冒失了。
雖然不愿意非議天子,趙云還是覺得天子對此戰受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兩側羽箭不斷飛來,有虎賁朗中箭斷馬,趙云也中了幾箭,好在有精甲護體,暫時還沒什么礙。只是箭囊漸空,他很快就將無箭可用,只能被動挨打。
“掩護趙將軍!”十余名虎賁郎策馬奔了過來,舉起盾牌,護住趙云兩側。趙云大喜。“有箭嗎?給我箭!”
“有,有。”一名虎賁郎解下腰間的箭囊,遞給趙云。趙云換了箭囊,抽箭再射。
天子下令向左側靠攏,迅速與羽林右騎靠近。閻行派出的左翼受到擠壓,不得不放慢速度,尾隨追擊。天子馬快,策馬奔馳,追上一個羽林中郎,吹號下令,讓羽林右騎聽從自己的指揮,并肩作戰。雖說臨陣換將是罕見的事,但羽林右騎中郎見天子親令下令,也沒多想,立刻吹號,表示將指揮權轉移到天子手中。
馬超奔馳在前,聽到身后號聲連響,正自疑惑,有虎賁郎策馬趕到,傳達天子詔書。羽林左騎受創嚴重,趙云孤身迎戰閻行,正為天子斷后,羽林右騎交由天子直接指揮,馬超率領部曲為前鋒,君臣并力,爭取能逆轉局勝,敗中求勝。
馬超嚇了一跳。怪不得眼前沒人,原來陳到、閻行全部對付趙云去了。一想到數百甲騎迎面殺來,馬超打了個寒顫,沒敢哆嗦,喊了一聲,率領部曲脫離隊伍,加速,沖到天子前側,轉向,準備回擊。
羽林騎在奔跑中完成變陣,調整陣型,返身追擊閻行的尾部。閻行看得真切,隨即下令變陣,調整方向,正面迎戰馬超。并通知陳到,保持速度,在外圍環擊,別讓天子跑了。
雙方攪殺在一起,難分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