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孫策的確不怎么讀書,至少沒有天子讀的書多。這一點長公主可以證明,郭嘉也沒有否認。
是讀書無用,還是孫策天生聰明,已經不需要讀書了?荀彧不知道,他甚至不敢去想這個問題。現在突然被天子提出來,他不知道怎么接話。
“令君,為我準備一枚名刺吧。要求見請教,不是要先投名刺嗎?”
荀彧怔怔地看著天子,半晌才道:“唯,臣為陛下準備。”說著,低下了頭,悄悄地拭了拭眼角。
天子出了一會兒神,又喃喃說道:“我無字,于禮不合。令君,你為我起一個字吧。還有啊,你說我的籍貫是哪兒,河南還是中山?”
荀彧握著天子又濕又冷的手,泣不成聲。
孫策看看手中嶄新的名刺,又看看拜倒在面前的荀彧,一時無語。
這劉協還真是執念啊,非要見一面不可,為此不惜放棄所有的尊嚴,以普通士子的身份求見,還給自己起了一個字:叔同。
這字……真好,你也打算去做和尚么?
孫策將名刺輕輕的放在案上。“這么執著,又是何苦呢?”
“陛下……叔同從小好學,一事不明,寢食不安,必百方求解。如今他余日無多,心無他念,只是想見大王,問一問致敗之由,求一心安。彧荒唐,請大王垂憐。”荀彧說著,又忍不住落下淚來,伏地不起。
“請夫君垂憐。”劉和也伏在地上,額頭抵地,連連苦請。
孫策心中一軟,又看了一眼手中的名刺。“好吧,我見他一面。不過有話在先,能不能讓他滿意,我不保證。”
“謝大王。”荀彧如釋重負,幾乎癱在地上。
“謝夫君。”劉和哭出聲來,連連叩頭,呯呯有聲。孫策連忙起身,將她拉了起來。這傻公主,本來就不聰明,別再把腦子磕壞了。
孫策拉起劉和,一起來到劉和住的院子。許褚已經收到通知,安排了警衛,將小院圍得水泄不通。越舞等幾個宮里帶出來的侍女跪在院子里,劉協也強撐著起身,穿著盛裝,站在階下,拱手施禮,像一個士子。幾天不見,他瘦了一圈,雙頰都凹了進去,雖然抹了胭脂,還是看不出一點生氣,只有一雙眼睛出奇的亮,亮得讓人不安。
見孫策走近,劉協向前走了一步,雙手重疊,舉過頭頂,深施一禮。“中山劉協,字叔同,問吳王安好,謝吳王撥冗賜見。”
孫策在劉協面前站定,仔細打量了劉協片刻,輕聲嘆道:“你這又是何苦?”
“道生天地,天地生人。人為末,道為本。君子以不知為恥,聞道而死,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