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才兄以為,是太行山高,還是五嶺高?”
高干一怔,無言以對。
“孫家起于江東,丹陽兵號稱天下精銳,孫策練兵有方,論步卒和叢林作戰,天下無對。周瑜、黃忠兩路出擊,幾乎無人可敵。若不是中原大戰,益州早就被他們攻克了。蜀王憂心忡忡,亟須與元才兄聯手,以解燃眉之急。”
高干打量著曹仁,心中暗喜。他本來是向曹仁求援的,一直猶豫著怎么開口,既要請曹仁出手,又不能受制于曹仁,現在曹仁反向他請援,這件事性質就變了,雙方成了平等的盟友,至少不用擔心受制于人。
“子孝,蜀王有什么計劃?”
曹仁卻沒有急著說,他摩挲著膝蓋,沉吟了半晌,才說道:“你們和吳巨的關系如何?”
高干再次警惕起來。“尚可。”
“蒼梧郡還在他手中嗎?他能糾集多少士卒?”
高干猶豫了好一會。“這個……不太清楚。去年春,我們退守交趾,與他聯絡就不多了。聽說孫堅派黃蓋進攻蒼梧。你想必也知道,黃蓋是零陵人,隨孫堅起兵于長沙,熟悉山林作戰,手下將士又多精悍之輩,吳巨想戰勝他恐非易事。”
想到吳巨和蒼梧郡,高干心中悔意更濃。他和劉繇剛到交州的時候,曾得到吳巨的幫助,一度打得有聲有色,殺死了朱符,即使孫堅入交州后,他們也曾險些斬殺孫權,可是后來和吳巨發生分歧,各自為戰,這形勢就越來越不妙了。如今吳巨的蒼梧固然丟失大半,他們也被孫堅打得狼狽不堪,只能向曹仁求援。
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確是至理名言啊。形勢如此,如果還不能團結一致,一旦孫策率兵趕到,他們只會被孫策各個擊破。
曹仁冷眼看得清楚,心中暗喜。受益于戲志才建立的情報系統,又有李恢等人的幫助,他對劉繇、高干和吳巨之間的關系非常清楚,只是為了讓高干自己明白這一點,這才做了很多文章。如果高干、劉繇還是以世家、名門自居,不愿意認清現實,合作是沒什么意義的,他只能選擇武力兼并。
武力兼并顯然不是上策,一是自己難免有所損傷,二是時間消耗不起。周瑜已經深入犍為,如果短時間不能在荊州南部發起進攻,動搖他的后方,一旦周瑜進入成都平原,有機會就地取食,這一戰就危險了。
凡戰,攻心為上。現在看來,李恢的這個計策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戲志才說得沒錯,這是一個人才,要想在南中站穩腳根,首先要用好李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