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香躡手躡腳的上了樓,伸長脖子,看向北側的軍師處小樓。
孫策看見了,卻沒說話。他將手里的公文看完,提筆簽上自己的名字,又指了指對面的坐席,示意陸績坐下。陸績一點也不意外,應了一聲,便提起衣擺入座。
“聽郭祭酒說,你最近在讀《荀氏易傳》?”
“是,臣想研習易學。”陸績頓了頓,又道:“《荀氏易傳》流布甚廣,精通者亦眾,容易入門。”
孫策嗯了一聲。《荀氏易傳》是荀淑所著,由荀爽發揚光大,如今又由荀悅批注,印行天下,中原研習者很多。荀氏三代人的努力,讓荀氏易學在學林中站穩了腳跟,就連虞翻有一段時間都對荀氏易入迷。不過虞翻現在已經不就易而論易,他有更大的想法。
陸家并不以習易著稱,陸康本人對易學的了解就非常有限,要不然當初也不會被他的胡攪蠻纏繞住。陸績研習易學,而且是在學風已經轉變,很多人都在重新審視六經,一心想創立新學的情況下,讓孫策有些搞不清他的用意。今天正好有機會,他想問問陸績本人。
陸遜在軍師處受到圍攻,陸績這個叔叔不可能不關心,正好在這里等結果。
“為什么啊?”
陸績眉心稍皺,思索了片刻。“不為什么,就是覺得有趣。”
“有趣?”
“易為六經之首,為易作注者代不乏其人,但眾說紛紜,并無定論,有的甚至截然相反。臣想搞明白這其中的緣由,為什么會這樣。如果能搞明白不同時代的易學流變,也許能從中揣摩到前賢的所思所想。”
孫策不禁笑了一聲。看來這小子和孫匡一樣,就是喜歡讀書。他們不用為生計犯愁,衣食無憂,學什么,讀什么書,也不需要考慮有利無利,只問有趣無趣。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既然你有心學問,留在宮里也沒什么意義,反而耽誤了時間。你把手頭的事交接一下吧,想回吳郡還是游歷天下,你自己看著辦。”
“謝大臣。”陸績躬身一拜。他抬起頭,偷看了孫策一眼,欲言又止。孫策說道:“有事要問我?”
“是的,臣斗膽,想向大王請教兩個問題。”
“說。”
“大王對易學如何看?”
孫策沉吟良久,還是搖搖頭。“我對易學沒研究,不敢誤人子弟,要不然陸祭酒打上門來,我可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