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臣還有一個問題:天究竟有多高,地究竟有多厚?”
孫策眼皮一挑,打量著陸績,忍不住笑出聲來。“為父報仇?”
“不敢。”陸績也笑了。“家父已經忘了此事,臣卻好奇得很,很想知道答案。徐大師曾提過一個測量地厚的方案,據說得出的結果是地為圓球,周六萬七千余里,但天有多高,他卻從來沒說過。”
“你對徐大師的文章也感興趣?”
“是的,他寫的文章,臣都細細研讀過。”
孫策很滿意。隨著研究的深入,徐岳寫的文章越來越晦澀難懂,連他都不怎么愛看,陸績居然有這么濃的興趣,可見還是有些天賦的。史書上說,陸績一生仕途不得志,后來還被貶到郁林郡,三十多歲就死了,死之前留下一個詛咒孫吳的預言,居然還應驗了。至于是碰巧還是真的學易有所成就,那就不清楚了。
不過就現狀來看,此人性情有些孤僻,還有些鉆牛角尖,確實不適合從政,做學問更適合他。
“公紀,看了那么多徐大師的文章,你現在相信大地是圓還是方?”
“臣曾至東海,親自驗證過,從實踐到數學推演,地圓說都比地方說更合理。”
“既然如此,你說的天是哪個天?是你看到的藍天,還是日月眾星所在的天?這可不是同一個天。”
“這……這不是同一個天?”
孫策嘴角微挑,笑容狡黠。“公紀,你想研習易學,可不能只盯著簡冊,還要看古人所看。古人沒有六經,他們看什么?無須是頭頂的天,腳下的地而已。”
陸績若有所悟,久久不語。這時,孫尚香走了過來,坐在孫策身后,悄悄扯了扯他的袖子。“大王,別談天說地了,快去看看吧,軍師處好像出事了,一點聲音都沒有。”
“能出什么事?”孫策白了她一眼。“他們還能將伯言吃了?”
“不是,他們那么多人,我擔心伯言……”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孫策拍拍孫尚香的手,讓她稍安勿躁。他就不擔心陸遜。說實話,這個時代能和陸遜較量的人屈指可數,其他人都不夠看,而這些人眼下都不在軍師處。他把陸遜從前線調回來,不僅是為了錘煉陸遜,平衡各派系的力量,也是希望陸遜能打壓一下軍師處的汝潁系力量。
軍師處素來被汝潁系把持,尤其是諸葛亮、陸遜、朱然外放后。荀彧雖然沒有正式入職,但他的到來也讓汝潁系的心氣兒更加高漲,無數汝潁士子加入軍師處,汝潁系的力量迅速膨脹。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要論人才數量,真沒有哪個地方能和汝潁相提并論,再加上郭嘉這個汝潁人主持軍師處,汝潁系的壯大在所難免。相比于戰場,軍師處的平衡更迫切。
把陸遜調回來,震懾軍師處的汝潁士子,逐步引入江東士子,與汝潁系形成平衡,這才是他調回陸遜的真正目的。在這時候讓孫尚香與陸遜定婚,也是為陸遜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