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浮調一時語塞。陸康這句話可是點中了浮屠道的要害。浮屠道重出世,要斬斷世俗之累,不僅與儒家的觀點相對立,更與世俗政治無法相容。按照浮屠道的教義,他毋須向俗世君主行禮,但他有求孫策而來,又豈能不禮敬?
陸康撫著胡須,面帶得意。與嚴浮調辯論多次,今天總算勝了一局。在孫策面前,嚴浮調還敢強調浮屠道的無君無臣,無貴無賤,眾生平等么?
孫策含笑不語。他不喜歡佛學,尤其對佛教傳播有些抵觸,但他也不喜歡儒學這種以扣政治帽子來進行學術辯論的做法。只不過當著陸康的面,他不會表露這樣的看法。畢竟他只是想改造儒學,并沒有徹底否定儒學的想法。
就目前而言,能夠擔當起政治哲學重任的只有儒學。
嚴浮調沉吟了片刻。“大王,浮調有一事不解,能否請大王解惑?”
“不敢。”
“當年轅固生與黃生在孝景帝面前爭論儒學與黃老,孝景帝是如何評判的?轅固生得罪了竇太后,令入圈擊彘,孝景帝又是如何做的?”
孫策大笑,對陸康說道:“陸公,你看,這就是入室操戈啊。”
陸康哼了一聲,不以為然,正待駁斥嚴浮調,孫策不動聲色的擺了擺手。陸康心中不安,卻什么也沒說,只是冷眼旁觀。孫策是對浮屠道也有興趣,想聽嚴浮調傳道,還是對浮屠道有研究,想親自下場,折服嚴浮調?嚴浮調最近為了傳道,奔走于權貴之門,吳夫人、袁夫人都對他頗有好感,還捐獻了不少財物。孫策這次特地從平輿趕回來,很可能有針對浮屠道的用意。
“嚴君,我冒昧地問一句,你對浮屠道如此熱誠,是出于學術研究,還是服膺于其成就?你對佛陀的行跡又如何看?”
嚴浮調說道:“兼而有之。”
孫策搖搖頭。“恕我直言,你可能兩者皆失。論學術,你所知的浮屠道經義不過是皮毛。論行跡,你與佛陀所行相去何吝千里,簡直是欺師滅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