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干就干,劉備派人四處收集民船,準備草袋,又安排人伐木取柴,打造攻城器械,做好強攻的準備。
袁譚利用沮鵠率領的三千精銳,牢牢的守住小城,見劉備打造器械,準備強攻,他也沒閑著,命人先將小城的城門用土堵死,確保城外的水無法進入小城。關羽如何攻破廮陶的消息早就傳到他耳中,如何破解,沮授也早有安排。小城地勢高,劉備想復制關羽的戰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逢紀的謀略,他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之所以這么做,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騎虎難下,不得不然。
這一切,都在沮授的算計之中。
陳琳再一次出現孫策面前。
他帶來了袁譚的降書,并有要求朱靈向孫策投降的命令。朱靈還控制著東郡大部,但他已經孤師,堅持無益,袁譚希望他能接受事實,向孫策投降。
與此同時,陳琳還帶來了一份作戰建議:袁譚說,他已經決定向吳王稱臣,就不會再變,不管出現什么情況,他都將守住鄴城,等待吳王大軍的到來,所以孫策不必擔心鄴城安危,可從容布局,以全取幽州為目的。
聽到這一句的時候,坐在一旁的郭嘉、劉曄都笑了。
孫策也不禁莞爾。“這是郭公則,還是田元皓、沮公與的提議?”
陳琳躬身一拜。“沮公與首倡,郭公則、田元皓參議。”
孫策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這應該是沮授的建議,拉上郭圖、田豐只是表示他們是團結的一家人,正如要求朱靈投降一樣,盡可能保持冀州系力量的完整,抱團取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孫策答應了,請陳琳再辛苦一趟,去東郡見朱靈。如果朱靈愿意投降,可官居原職,統領舊部,封鄃侯,食邑三百戶。當然,他的舊部要按吳國的標準進行精簡改編,最后保留三千人。
朱靈就是清河鄃縣人,封鄃侯是對他的禮遇,足以表現孫策的誠意。
陳琳很滿意,帶著袁譚的命令去了。
孫策隨即與郭嘉、劉曄商議,既然袁譚、沮授等人要立功投效,那就給他們這個機會,利用這個機會完成既定計劃。孫策召來徐琨、沈友,分配任務,中線以沈友為大將,龐統為軍師,統籌全局,徐琨為副將,并擔任前軍將領,率先進入清河作戰。朱靈若降,也由徐琨節制。
沈友、徐琨都很滿意,愉快的接受了命令。
孫策隨即又傳令朱桓,命他統領呂范、紀靈部向北推進,按管整個兗州軍事,飲馬黃河。陸遜代行兗州刺史,負責兗州的民生、政務。
安排妥當,孫策率部北上,劍指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