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剛到僰(音博)道,收到夏侯惇的消息之前,駐兵僰道的犍為太守曹洪就向他匯報了一個剛剛收到的消息,南廣長楊洪派人來說,汾關山北突然出現了大量自稱來自交州的商人。雖說以前的確會有交州來的商人經過此地,但數量不多,大部分人還是取道朱提。商人數量突然增加,其中可能有詐。如果再考慮到牂柯郡的吳軍,這很可能是大舉進攻的先兆,不能不防。
楊洪不久前剛由費詩舉薦,被曹操任命為南廣長,就是考慮他是犍為本郡人,熟悉風土人情,對戰事可能有幫助。曹操對他的報警不敢忽視,決定在僰道停幾天,觀望形勢。很快,夏侯惇的報告就追到了,沒過兩天,曹仁也送了緊急消息。
曹操猶豫了。關中的形勢雖然重要,可他不能在大戰將起的時候離開前線。曹仁問題不大,夏侯惇忠心耿耿,統兵作戰的能力卻略遜一籌,萬一被賀齊抓住機會,突破了婁關,益州腹地可能會有危險。
反復思考后,曹操傳令成都,命陳宮先行趕到關中,協助法正處理關中的形勢,又令曹昂趕來僰道,共商大計。
九月末,臨沅城外,芷蘭津。
諸葛亮站在碼頭,秋風吹起他的衣衫,吹動他唇上細軟的短須,卻吹不動他堅毅的眼神。
樓船靠岸,船上扔下纜繩,有士卒上前,協助船上的士卒將船固定住,放下跳板。諸葛亮踩著跳板上了船,腳步輕快而穩健。他上了甲板,徑直上了飛廬,來到周瑜面前。
周瑜站在樓梯口,伸出手,輕托諸葛亮的手臂。“孔明,兩年不見,你越發光彩照人了。”
諸葛亮今年二十一歲,身高八尺,五官端正,不管在哪兒都是一個玉樹臨風的翩翩美少年。不過在周瑜面前,他可不敢放肆。不論是身材相貌還是風度氣質,又或者是官職爵位,周瑜都穩穩地勝他一籌。諸葛亮拱手笑道:“有都督美玉在前,亮何足掛齒。”
“孔明何必自謙若此?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可不如你遠甚。”
“那是因為創業維艱,吳國初建,如今吳王半有天下,都督坐鎮西南,為天下名將,豈是亮此生所能奢望。”諸葛亮笑瞇瞇地說道:“能為都督籌措糧食,亮已經戰戰兢兢,不堪其任了。等都督見到大王,若是大王問起,還望都督多多美言。”
周瑜哈哈大笑,引著諸葛亮在飛廬上坐定。秋風微冷,兩人卻一點也不覺得,談笑風生。“孔明,說起來,你和伯言伯仲之間,難分高下,只不過選擇不同。伯言從武,統兵征戰,一勝于陳留,再勝于浚儀,三有于定陶,不到二十歲便躋身一流名將,連我都要避讓三舍,的確是難得的奇才。不過你也不用急,厚積而薄發,你將來的成就不會弱于他,封侯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諸葛亮微微一笑,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這種事點到為止就行了,說得太多,反而落了下成。“那就借都督吉言了。都督,這次回京,大王召見,必然問起形勢。都督可有方略?”
周瑜打量著諸葛亮。“不瞞孔明,我正為此事犯愁,若孔明能有所啟發,我求之不得。”
“都督謙虛,令小子惶恐。不過能就教于都督,也是難得的機會。亮有些許孔見,還請都督指點一二。”
周瑜伸手示意。他在趕往臨沅的途中就接到了孫策的命令,在他離開荊南,趕往江東的期間,荊南的事務會由諸葛亮暫管,包括兵權在內。孫策對諸葛亮的器重可見一斑,當然諸葛亮也當得起這樣的信任。這幾年,諸葛亮坐鎮荊南,為他籌措糧食,諸般事務都辦得極是穩妥,更難得的是他擅于與人相處,連一向桀驁不馴的甘寧都愿意聽諸葛亮的。
諸葛亮年青有為,春風得意,如果說有遺憾,那他的遺憾就是不能像陸遜一樣領兵征戰。年輕人難免爭強好勝,更何況是諸葛亮這樣的俊才。很多時候,他不爭不斗不是因為他天性平和,而是因為沒有人值得他去爭去斗,比如絕大多數人,或者不能爭不能斗,比如他周瑜。陸遜與他年紀相仿,正是他天生的對手。他不能統兵征戰,就只能在謀略方面展示一下自己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