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讓胡綜去傳令,周瑜到達建業之后,毋須立刻入宮,先回府休息三天,與家人團聚。
胡綜領命,轉身去了。
徐節不太理解,鼓起勇氣問道:“大王,周督千里迢迢的趕回建業,必有要事,大王何不立刻召見?”
“既是千里之外,縱有要事,也不在乎這二三日。”孫策負手前行,不緊不慢地說道:“且周督掌一方軍事,要匯報的自然是大事。大事不能急,一旦急中生錯,耽誤的可不是二三日,而是二三年,甚至二三十年。”
徐節若有所悟,應了一聲,沒有再說什么。孫尚香卻有些不解。“王兄,你交付周督的任務究竟是什么,怎么會影響這么大?”
“如果不是影響這么大,我怎么會將周督這樣的大將安排在益州?”孫策撐著欄桿,看著遠處的紫金山和腳下規模初見的建業城,嘴角輕挑,忽然有種想法。周瑜在益州幾年,雖說未敗,卻也未建奇功,看著其他將領一一立功,他心里會不會有想法?聽諸葛亮匯報說,召周瑜回都的命令送到武陵時,周瑜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也就是說,周瑜并非是接到命令才回來的,而是他自己的選擇,又或者是荀攸的主意。
一想到荀攸,孫策的心頭飄過一朵烏云。荀攸、鐘繇、辛毗、孟建,不管他怎么壓制,汝潁人的實力還是在不斷的擴張,坐大之勢幾乎無可阻擋,除非他刻意打壓。可是那樣一來,勢必激起汝潁系的反擊。雖然已經有政務堂的畢業生出仕,平衡汝潁系的影響力還需要幾年時間。
急不得啊。什么事都講究個火候,一旦急了,好心也會辦壞事。當戒急用忍,最好能將那一代人都熬死了。可是一想鐘繇的長壽,孫策又有些氣餒。要把這人熬死,估計還要三十年。該考慮為孫翊再配幾個軍謀了,找個理由把鐘繇調回來,讓他退居二線,發揮余熱。在此之前,先把退休制度定下來。
孫策一時思緒萬千,忘了孫尚香、徐節在側,自顧出神。
孫尚香看在眼里,有些莫名的擔心,向徐節使了個眼色。徐節愣了一下,隨即又笑了起來。孫尚香瞪起眼睛,揮了揮拳頭,徐節連忙忍住,把頭偏向一側。
周瑜收到命令,雖然有些意外,卻沒說什么,平靜的接受了命令,索性放慢了速度,第二天一早,到了石頭城下,換小船,溯秦淮而上,直奔紫金山下的府第。
魏延乘坐的船隊前鋒剛剛進入秦淮,兩岸早起的人家就發現了周瑜的將旗,紛紛呼朋引伴,一起來圍觀,不大功夫,兩岸就站滿了人,河岸上、樓閣上人頭攢動,鶯聲燕語,笑語盈盈,還有人來得遲,干脆爬到了樹上,手腳麻利,動作敏捷,顯然是經常這么干的。魏延很是驚訝,不免有些緊張,頓時引起一陣轟笑。見魏延少年英武,不少膽大的女子揚著手絹,打起了招呼,大聲詢問魏延的名字、鄉里,魏延面紅耳赤,局促不安,只好裝聾作啞。
蔡琰已經收到消息,早早的帶著奴仆在渡口迎接,兒子周循牽著她的手,既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不時踮起腳尖,伸長了脖子,看著秦淮下游。魏延的船到碼頭,飛身下船,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
“魏延見過先生。”
“是文長啊。”蔡琰也認出了這個當年的調皮學生。幾年不見,魏延已經由一個頑童長成了英俊少年。見魏延臉膛泛紅,蔡琰笑道:“建業是吳楚故地,民風剽悍,女子也不例外,文長可要留心些,不能再像當年在學堂里一樣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