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君言重了,孤雖僥幸,立功封王,如何能與禹舜相提并論,這鳳舉二字,更是不敢當。”
盛憲再拜。“鳳凰降世,與大王同行,大王不敢當,何人敢當?”賀輔也跟著行禮,連聲恭賀。
“鳳凰……降世?”孫策有點明白了,看看盛憲,又看看賀輔,有點明白了。這倆人怕是來獻祥瑞的。不過他們并不知道,他其實是不信這些東西的。他連天命都不信,又怎么會信所謂的祥瑞。祥瑞嘛,都說有,可是誰也沒真見過,實際上不過是心照不宣的謊言。真有鳳凰,你帶到我面前來看看。
“正是。”盛憲滿臉喜氣。“臣前日清晨早起,在院中吐納養氣,見一只五彩大鳥從會稽山頭飛過,當時還以為是眼花,并未多想,后來便聽說大王治喪完畢,起程返都,心中便覺得有些巧。今天清晨,又收到賀令的消息,說有五彩大鳥落于四明山舜帝所居之臺,臣覺得奇怪,連夜趕到余姚,與賀令見面,方知我們二人所見之五彩大鳥是同一只。這只五彩大鳥很可能是西飛來,一路與大王同行。”
孫策差點沒笑出聲來。沒看出來盛憲還有這本事,故事編得挺像回事的。鳳凰一路由西飛來,別人都沒看見,就他們倆看見了?
“二位,你們不會是看錯了,或許不是鳳凰,是雉雞呢?”
“大王的疑慮,臣等亦曾有,不過后來看到這個,臣等就深信不疑了。”賀輔說著,從懷中取出一物,恭恭敬敬地送了過來,擺在孫策面前的案上,又退了回去。孫策低頭一看,一方絲絹,上面擺著一件造型古樸的玉器,像一只展開雙翼的鳥。玉質倒算不上多好,但顏色很好看,鳥足處有一縷像火焰一樣的紅色。
“這是?”
賀輔說道:“這是在五彩大鳥歇足處發現的。臣學問淺薄,對玉器不甚知悉,知道盛祭酒這幾年研究玉器有成,專程派人送往山陰,請他鑒定。”
盛憲說道:“臣這幾年研習余杭一帶的玉器,略有所得,見此玉器,便知非閑之物,很可能與余杭所出玉器同源。臣大膽揣測,或許是禹舜之時的古物。只是之前玉器多出于余杭、錢唐一帶,余姚未有發現,這次在四明山發現玉器,又與鳳鳥同時獻世,恐非偶然。臣以為,這是天降祥瑞,大王鳳舉之兆。”
孫策身體前傾,打量著那玉鳳,臉上沒什么表情,心里卻暗自贊了一聲。要不怎么說讀書人就是聰明呢,這盛憲憑一件不知道從哪兒來的玉器,兩句無法考證的謊言,不僅要獻祥瑞,做勸進的功臣,爭取余杭、錢唐一帶的古國研究項目,還想為整個會稽撈點實惠。
胃口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