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可能會成為楊德祖的繼任。”孫翊說著。
諸葛亮笑笑。“將軍謬贊,愧不敢當。楊德祖三公之后,高第子弟,且才華過人,我豈能和他相比。萬一天幸,能繼他之后,足慰平生。”
“孔明,你太謙虛了。你們都是一時才俊,不相上下。你的門戶雖略遜一籌,可是大王用人,何嘗在乎過門戶?張相不過一布衣,大王當年不是一樣派人去請。再說了,你出自軍師處,也算是大王門生,這可比什么三公強多了。我覺得,你最大的不足在年紀,你若是再長幾歲,或者再小幾歲,那就完美了。”
諸葛亮心中一動,隨即明白了孫翊的意思。他比楊修小六歲。以楊修的功績才華,很可能是要做滿兩任十年的首相的,如此一來,他就只有一任的機會。
“將軍,那可是三十年后的事,說亦無用。將軍不妨考慮一下眼前的事吧。”諸葛亮笑著舉杯。“此戰過后,想必將軍的右都護已經有一半入手,接下來是進入交州,還是另選一方,還要看大王的安排,將軍當有準備,及時進言。”
孫翊哈哈大笑。他聽出了諸葛亮的言外之意,這件事最后還是要由王兄決定。
聽到孫翊的笑聲,黃蓋端著酒杯走了過來,躬身致意。孫翊不敢怠慢,連忙還禮。黃蓋是孫堅舊部,他小時候沒少纏著黃蓋。
“二將軍,何事這么開心?”
孫翊反問道:“還有什么事能比與黃公并肩作戰更令人開心的?”
黃蓋一怔,隨即發出爽朗的笑聲。他讓人斟滿酒杯,向諸葛亮敬酒。諸葛亮連稱不敢。黃蓋說道:“軍師不必急著推辭,且聽我一言。這杯酒,不是謝你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也不是想請你照顧我家鄉父老,這些都是你職責所在。我想敬你,是想謝你輔佐二將軍,讓他大有進益。說句倚老賣老的話,他兒時可不是這么謙恭知禮的人。”
諸葛亮再拜。“黃公有所不知,這也不是我的功勞,是大王教導有方。”說著,沖著孫翊眨眨眼。“若有機會,黃公不妨問問將軍,大王當年是如何教導他的。”
孫翊老臉一紅,奪過諸葛亮的酒杯,塞到他嘴邊。“黃公向你敬酒,你喝就是了,哪來這么多廢話。”諸葛亮笑著,連忙就著孫翊的手飲了。黃蓋見了,哈哈大笑。“這才是我熟悉的二將軍,請!”
李通也走了過來,向孫翊、諸葛亮分別敬酒。孫翊略作謙虛,便飲了,諸葛亮卻再三推辭,不敢虛受,最后還是孫翊發話,他才勉強飲了。
這一戰收獲頗豐,猶以李通為最,一口氣斬殺了劉繇、賴恭、士徽、士匡四人,痛快淋漓。痛快是痛快,卻不能說沒有瑕玼,殺士徽、士匡便顯得有些不夠冷靜。殺了這兩人,以后再想勸降士燮兄弟的難度就大了,當時如果只是俘虜,而不是一時手快,或許結果更完美。
不過事已至此,后悔無益,李通還是很滿意。他知道諸葛亮作為軍師,對孫翊調他參戰肯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之前與甘寧發生沖突時,就是諸葛亮居中調解,后來他調任荊南督,也與諸葛亮相處甚好,這次又欠了諸葛亮的人情,自然對諸葛亮充滿感激。
接下來的戰事很多,他還想再立新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