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日,鐘繇在荀彧的陪同下,走訪了建業城的大部分區域,也見了不少人,有汝潁人,也有其他州郡的,心頭漸漸有了和郭嘉相似的感覺。
相比于其他州郡的士子,汝潁籍士人的心態最為浮躁。他們想當然的覺得汝潁系高人一等,不管是過去的大漢,還是現在的吳國,汝潁系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在他們看來,劉漢發起黨錮,自毀根基,所以亡了。孫吳順應形勢,重用汝潁系,所以興了。一亡一興證明了不僅汝潁居天下之中,汝潁士人同樣是天下讀書人的代表,防范、壓制汝潁系絕非明智之舉,長久之計。
更有人說,吳王雖是江東人,但他繼承的是汝南袁氏的事業,也是從豫州起家,他就是半個豫州人。所以,江東人享受到的好處,豫州人都應該有份。
鐘繇為此憂心忡忡。他仿佛又看到了黨人橫議的影子,如果不加以遏制,接下來必然是又一次黨錮,郭嘉的預言將不幸成真。
鐘繇和荀彧商量了幾次。荀彧提出一個建議:與其被動清洗,不如主動行事。鐘繇新官上任,御史大夫負責的就是監察,可以來一次全面清查,將那些不稱職的官員淘汰掉一批,再打擊一批沉滓泛起的地方豪族,深化新政的推行。
這么做自然不是針對汝潁系,但被清查的人里面肯定有大量汝潁系,尤其是那些認不清形勢的,可以起到自我清潔的作用。鐘繇是汝潁系的代表,他這么做可以代表汝潁系的態度,獲得吳王的諒解,讓吳王相信汝潁系能夠順應形勢,有所改變,不會成為新朝的潰癰。
荀彧說,這也許就是吳王選擇你擔任御史大夫的用意所在。
鐘繇反復思量后,接受了荀彧的建議,并商量出一個大致的方案,在覲見之前,主動呈送入宮。
孫策很快就接見了鐘繇。
孫策很隆重,親自到宮門口迎接鐘繇。鐘繇進宮時,看見孫策從殿中走來,還以為孫策有事要出宮,正自猶豫,孫策張開雙臂,朗聲笑道:“大吳的御史大夫來了,請進,請進。”
一旁當值的郎中也很意外,有些手足無措。在他們印象中,大臣進宮覲見,孫策是從來沒有到宮門口迎接的,最多在殿門口迎一迎。他給鐘繇這么高的待遇,汝潁系的影響力可見一斑。用不了多久,這個消息就會傳遍整個建業城,汝潁系不知道又要張揚成什么樣子。
鐘繇也很吃驚,不過他的心思和郎中們不同。孫策對他越是禮遇,要求也就越高,他如果不好好整治汝潁系,辜負了孫策的期望,今天的禮遇都會變成懲罰。
鐘繇連忙上前,行了一個大禮。“御史大夫,臣繇,拜見大王。”
孫策伸手托住鐘繇的手肘,將他扶起,上下打量了鐘繇兩眼,笑道:“公雖年過半百,精神甚好,不亞于少年。有公相佐,大吳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