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
“這么多錢抓在手上,緊張嗎?”
袁權目光微閃,點了點頭。“的確有些緊張。”
“緊張什么?”
袁權沉默了片刻,盯著孫策看了兩眼,輕笑道:“怕人惦記。”
“和被人惦記相比,子弟豪奢,恐怕才是你最擔心的吧?”
袁權臉上的笑容散去,點了點頭。“大王所言極是,這正是妾最擔心的問題。倒不是舍不得那點錢,而是子弟衣食無憂,唯知攀比斗富,除了揮霍,一無是處。長此以往,只怕非家族之福。所以妾想著,與其存在手中,壞了子弟,倒不如拿出來做點事,為大王分憂,卻又不知道能做些什么。”
“所以你看,掙錢固然不易,花錢卻更難。花得好,可以錦上添花。花得不好,說不定就埋下了禍根。”
“大王所言極是。”
“我讓你們拿幾千金出來,并不是想分你們的肥,而是建議你們做一件大事,不僅要留名,而且要留千秋名。最近王粲正在統計有多少人撰寫專著。他們寫的專著都是一些冷門學問,有利于國家,受眾卻少,如果不印行天下,將來必然遺失。如果印行天下,連本錢都收不回來。像這種事,自然要有人來做,做好了,不僅能得利,更能得名。”
袁權聽得認真,斜坐在池中,伏在孫策膝蓋上,湛然有神的雙目盯著孫策,一動不動。
孫策將自己的打算說了一遍。他建議袁權等人籌集一部分資金,采取后世基金會的方式,獨立經營核算,用每年的利潤來資助印行學術專著。以天下一百多個郡,一千多個縣來計,每個郡學堂收藏五部,每個縣學堂收藏兩部,印三千部書,總費用也不過三五十金,每年十部書不過三五百金,影響卻非同小可。
更重要的是,這個項目可以一直沿續下去,只要經營有方,傳個幾百年、上千年一點問題也沒有。不僅學術界能夠因此得利,郡縣學子也能從小就有機會接觸真正的學問,受益匪淺。他們長大了,又怎么會認為提供基金的人為富不仁?
這樣的辦法還有很多,比如建立一個助學基金,專門資助那些貧困失學的孩子。你單獨給錢,影響不大。成立一個基金會,天下人都知道。
袁權深受啟發,連連點頭,掩唇而笑。“論花錢,大王天下第一。”
孫策抱起袁權,在她額上親了一下。“你現在知道我為什么資助你們經商了吧?這叫放水養魚,魚養大了,我才好收利。會賺錢的人很多,會花錢的人卻不多。有足夠的錢掌握在你們幾個人手上,我才能掌控這些錢該怎么花,又不用朝廷的名義。”
“原來如此。”袁權雙臂環著孫策的脖子。“這么說,我們也是為大王效力?”
“當然,而且你們的貢獻一點也不遜色于首相、計相。”
“那我們以后也能封爵嗎?”
“當然可以。凡是主持與國計民生有關的基金會,都會得到應有的榮譽爵位。我準備設計一種勛章,屆時獎勵給你們,并在禮儀中加入一項,勛章獲得者可以參加相關的儀式,比如新年大饗、藉田之類。”
袁權眼神靈動,吃吃地笑了起來。“那妾可得好好考慮一下,不能落了后。”
禰衡呼哧呼哧的上了山,一路上遇到無數人,他都視而不見,橫沖直撞,引得無數人側目怒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