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墻之內,庭院之中,丹陽尹杜襲、吳郡太守周異為首的郡守齊聲大呼:“臣等恭請吳王登基,敬天法地,平衡陰陽,榮我華夏,造福萬民。”
比起宮外的百姓代表,他們更熟悉這種場合,人數雖然少一些,聲音卻更加整齊洪亮,有如金帛。
這時,宮門大開,以王晟、郭純為首的百名老人在子弟的摻扶下,緩緩入宮,沿著中央的大道,走到階前。走在最前面的十名老人繼續向前,走上臺階,大聲說道:“江東萬民,恭請吳王登基,敬天法地,平衡陰陽,榮我華夏,造福萬民。”
殿中大臣們轉身,向空著的御座行禮,大聲說道:“臣等恭請吳王登基,敬天法地,平衡陰陽,榮我華夏,造福萬民。”
在臣民洪亮的勸進聲中,二十個宗室少年從御座后面走了出來,十男十女,男子以孫翊為首,女子以孫尚香為首。他們穿著統一的服飾,腰間佩著戰刀,站在御座兩側。
孫策挽著皇后袁衡的手,緩緩從里面走了出來。他頭戴通天冠,十二串玉珠懸在面前,擋住了他的眼睛,象征著有所不見。兩條絲帶在耳邊垂下,兩粒玉珠正在耳朵的位置,象征著有所不聞。身上穿著大紅底,上繡金色鳳鳥、太陽、火焰和海水的袞服,腰間的玉帶上掛著各式玉飾。袁衡同樣禮服整齊,莊嚴華貴,只是袞服上的紋飾不是金色,而是銀色。不是鳳鳥,而是凰。不是太陽,而是月亮。
兩人登上御座,并肩站好。
看著階下黑壓壓的人群,孫策雖然有心理準備,還是有些驚訝,聲音也不由得有點緊。他咽了口唾沫,運足了中氣,朗聲道:“小子不德,蒙諸君不棄,奉立為帝,誠惶誠恐,戰戰兢兢。愿得諸君相輔,竭智盡力,敬天法地,平衡陰陽,榮我華夏,造福萬民。”
眾臣再次齊聲大呼。“臣等愿隨陛下,敬天法地,平衡陰陽,榮我華夏,造福萬民。”
殿外眾人大聲應和。“臣等愿隨陛下,敬天法地,平衡陰陽,榮我華夏,造福萬民。”
宮外萬民跟著大呼:“愿陛下,敬天法地,平衡陰陽,榮我華夏,造福萬民。”
“當”鐘聲再響,回蕩全城。
石頭城上,執金吾臧霸運足了力氣,一聲大呼。“吾皇登基”
朱雀橋邊翹首以盼的老季舉起獨臂,大聲歡呼。“吾皇登基”
一聲接著一聲,沿著街道、河道迅速向前,余音不絕。
剎那間,整個建業城陷入了歡樂的海洋,無數百姓跟著鐘聲的節奏,大聲歡呼。
“陛下登基了”
“陛下登基了”
有人將準備好的青竹扔進火堆,跳躍的火焰烤炙著青竹,青竹冒出了竹汗,慢慢收縮,發出清脆的炸響,“啪啪”聲不絕于耳。穿著新衣的小兒們捂著耳朵,圍著火堆,又蹦又跳。
一個報童抱著一堆報紙沖了出來。“號外,號外,大吳國立,皇帝登基”
不遠處,西域酒家挑出了新的酒幡,十名胡女齊聲吟唱。“皇帝登基,萬民同歡,本店所有酒品,八折供應。歡迎新老顧客,不醉不歸……”
禰衡一愣,轉頭看著胡姬。“你們店中還有這樣的優惠?那我要多住幾天。”
胡姬媚笑道:“新帝登基,哪家沒有優惠活動?若只是喝酒,著實太可惜了,不如我們去城中走走,沾點喜氣吧。我可聽說,今天有不少慶祝活動呢,街上一定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