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所言甚是。此戰必能打破吳軍不敗的神話,振奮士氣。”法正頓了頓,又道:“擊敗馬韓,繳獲涼州戰馬、軍械,我軍騎兵實力亦可有所提升。”
曹真、曹休聽了,互相看了一眼,會心而笑。
曹操回頭看了一眼,沒說什么,招呼吳懿、法正等人在青石旁坐下,商量戰術。他特地挑這個地方,就是想提醒自己這一戰的危險,也希望曹純英靈不散,保佑他首戰成功。
關中的魯肅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調動,漢中方向的黃忠也沒有強攻的跡象,這讓曹操松了一口氣,看到了一點希望,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法正的分析,不論是兵力還是人心,涼州都是孫策最薄弱的環節。
法正命人鋪開地圖,講述他已經準備了多時的作戰方案。馬騰駐扎武都多時,熟悉地形,又有羌人關系密切,在武都作戰,馬騰是主,他們是客。馬騰曾在此擊敗蜀軍,而且是大勝,心理上有優勢,如今蜀軍主動來戰,馬騰絕不會避讓,甚至會主動迎戰。
考慮到馬騰、韓遂的騎兵優勢,他們必然要挑一個適合騎兵作戰的戰場。
這里就是一個合適的戰場,馬騰曾在此伏擊曹操,一擊得手。馬騰這次沒有在此迎戰,甚至連郡治下辨都放棄了,未免可疑。不戰而退不太可能,最大的可能應該是馬騰想誘敵深入,一舉重創甚至殲滅他們,而不是僅僅是擊退他們。
孫策登基,大封群臣,馬騰、韓遂卻滯留西涼,也沒加官晉爵,心里有怨氣是情理之中的事。想借此機會立功,證明自己的實力,以期繼續坐鎮涼州,顯然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人有貪心,必生破綻。法正的方案就是利用馬騰的貪心詐敗,誘他們追擊。曹操以身為餌,率部迎戰,詐敗后退守下辨城。吳懿率從漢中趕來的兩萬精銳在此埋伏。考慮到馬騰的實力不弱,以蜀軍的兵力很難完成全殲的任務,法正又安排曹真、曹休率部襲擊他們后隊輜重。
沒有了輜重,再多的兵力也沒用,馬騰除了投降,只有死路一條。當然,這里有個前提:吳懿要能攔住馬騰,別讓他突圍而去。這次如果不成功,下次就沒機會了。
反復討論后,眾人分頭行動。吳懿率部在下辨休整,做好伏擊的準備,曹操率部趕往上祿,并打出為曹純報仇的旗號。
武都道。
建安二年,楊駒的父親楊騰被曹操擊殺,馬騰扶持楊駒繼任氐王。楊駒沒有楊騰的威望,自然要倚仗馬騰的支持,因此對馬騰非常恭敬,幾乎是百依百順。
得知曹操來攻,馬騰放棄了下辨城,轉移到武都道,與楊駒會合。楊駒全力以赴,不僅供應馬騰大軍的開銷,還集中了兩萬多羌氐,帶著牛羊,齊聚武都道,配合馬騰作戰。
有楊駒這個土著支持,馬騰信心滿滿,靜候曹操來戰。
得知曹操親率主力萬余為前鋒,馬騰大喜過望,在城東的河谷地立陣迎戰。韓遂已經率部趕到臨洮,但馬騰覺得曹操只有一萬多人,自己有足夠的兵力優勢,無須韓遂助陣,獨自迎戰即可。
開戰之前,馬騰做了戰術安排。
楊駒指揮的羌氐人裝備一般,訓練也不足,無法正面迎戰曹操,馬騰安排他們守后陣。他自己率步騎主動迎戰,先利用甲騎的沖擊力重創曹操后,再派輕騎追擊。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命從子馬岱指揮甲騎馬岱今年二十二歲,隨軍征戰多年,作戰經驗豐富。兩年前,馬騰就嘗試讓他指揮甲騎,他的進步很快,已經是馬騰的左膀右臂。每次有大戰,當馬騰需要指揮全軍,無法親自上陣時,都會讓馬岱指揮甲騎,作為最重要的突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