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不敢大意,不停的思考曹操還可能用哪些辦法,自己又該如何應對。他不僅自己思考,還經常和王平等人商量,互換角度。在這個過程中,那個一直跟在王平左右的巴女提出了一個建議。
要警惕曹操放火。
眼下正是初春,天氣還是有些干,山坡上的草木即將復生,但干草枯枝還有不少,這幾天又一直沒有下雨。如果曹操從坡上發射火箭,引燃這些干草枯枝,麻煩不小。就算曹操不用火攻,讓人在山下點煙,也會讓坡上的人睜不開眼睛,呼吸困難。
徐晃覺得有理,立刻下令準備,把易燃的干草頂枯枝都收集起來備用。
徐晃對這個巴女另眼相看,特地問了她名字,知道她叫樸寅,小名虎丫,是七姓夷王中樸家的人,家境還不錯。這次被抓來做民伕拉纖純屬意外,她多次向蜀軍將領解釋,卻沒人理她,反而抽了她幾鞭子,還想欺負她,只是因為她太兇悍,寧死不從,那人沒能得手,只好一路上不斷折磨她。
她留下只是想報仇,卻因此見識了吳蜀兩軍的不同。相比于驕縱的蜀軍將士,吳軍不僅更精練,而且對他們這些民伕也非常好。雖然也經常開些玩笑,卻沒有欺負他們的行徑。
當然,更重要的是她相中了王平,覺得這個沉默寡言的年輕人是個英雄,有前途。
樸寅一邊說,一邊直勾勾地盯著王平,一點也不害羞。反倒是王平臊得滿臉通紅,原本就不擅言辭的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徐晃被樸寅的質樸、直爽逗得哈哈大笑,拍拍王平的肩膀說,努力,不要辜負了樸姑娘。
蜀軍弓弩手在河灘上立陣,步卒安全到達坡下,沿著山坡往上爬,開始很順利,一路攀登而上,眼看著快要登頂時,他們才遇到了麻煩。
吳軍在這里安排了防線,手持刀盾、長矛的步卒守在正中,弓弩手占領兩側的高地,占高臨下,對蜀軍進行近距離點射。他們并不急于射擊,只是搭好箭,隨時待命,看著步卒上前斬殺,只有當蜀軍突破了防線,有進一步攻擊的可能時,他們才會射擊。
蜀軍將士爬了三四十步的坡,已經累得兩腿發軟,面對以逸待勞的吳軍步卒,哪里有還手之力,很快被砍倒在地。即使有人運氣特別好,沖了上去,面對吳軍射手的近距離射擊,也很難撐多久,不是被射倒,就是被騰出手來的步卒趕上,砍倒在地。
吳軍的防線位置經過精心挑選,建立在河灘上的蜀軍弓弩手視線無所觸及之地,也無法提供箭陣掩護,只能靠設在渠水對岸的觀察手提醒。可是觀察手發出信號時,山坡上的吳軍也看得一清二楚,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保護。
蜀軍射出一陣又一陣的箭雨,卻無法傷及吳軍分毫,只看到一隊又一隊的同伴爬上了山坡,喊殺聲一陣接著一陣,然后就消失了,是死是活都沒人清楚。
一天時間,蜀軍發起了七次進攻,近千人攻上了山坡,但陣地依然牢牢的掌握在吳軍手中。
曹操看完當天的戰報,頭有些疼。看不到山上的情況,不知道那些爬上山的將士遇到了什么事,只知道他們消失了,各種猜疑自然而生,大營中多了一份詭異的氣氛。
曹操越發不安,一面強調軍令,敢傳流言者斬,一面召集眾將議事,商量第二天的戰術。
馮鸞提出用火攻,放火燒山,將吳軍逼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