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趨利避害,人之本性,軍中也不例外,甚至更勝一籌。”
孫策沒有再問,重新拿起書。
步練師生性聰慧,又在中樞多年,對政治并不陌生,對孫策的稟性也一清二楚,聽孫策問到這些,立刻意識到他的心情不佳和軍事有關。只是孫策不提,她就不問。
孫策不攬權,唯獨兵權是例外。
第二天傍晚,下班之前,孫策召來了尚書令王粲,詢問相關事宜。
王粲昨天當值夜班,今天上午休息半天,下午才來上班。看到孫權的位置空著,才知道孫權休假了,而且時間可能會比較長,手頭的事務全部轉交給了他。他不敢大意,立刻將孫權負責的事務全部了解了一遍,做到心中有數,以備皇帝隨時垂詢。
孫策先問尚書臺最近的情況,然后又問與各部門之間的聯絡,最后才問到了與樞密院配合的流程。
王粲一一解釋,提到與樞密院的配合時,他的情緒有些激動。
“陛下,恕臣失禮,樞密院尾大不掉,當下詔切責。”
孫策知道王粲性子急,但他畢竟是世家子弟,說話知道分寸,如此嚴厲的指責絕不多見。看來尚書臺對樞密院有意見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要急,慢慢說。”孫策提起案上的茶壺,為王粲倒了一杯茶。
王粲受到鼓勵,臉上泛起激動的微紅。他雙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品了品,借著這個機會調整了一下情緒,讓自己看起來不是那么興奮。只是他微微顫抖的雙手不聽使喚,早就暴露了他的內心。
“陛下垂拱而治,放手諸公,所著意者唯祀與戎,即使是戎事,陛下也不攬權,而是付之樞密院,有上古圣君遺風,臣等深為敬佩。只可惜樞密院所作所為,辜負了陛下的信任,實在令人扼腕。臣忝為陛下心腹,托以重任,雖不合同僚之誼,亦不得不言。”
孫策微微頜首,示意王粲繼續,心里卻有些莫名的不安。王粲如此慎重,還特地準備了開場白,說明問題很嚴重。樞密院的事由朱儁主持,一向很順暢,突然冒出這么多事,究竟是他平時太疏忽,沒有發覺樞密院的問題,還是王粲捕風捉影,夸大其辭?
王粲的指控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樞密院自成體系,自以為諸部之首,不配合其他部門的工作。即使是尚書臺轉過去的公文,他們也很少給出回復,追得緊了,他們就說,這件事我們直接向陛下匯報了,你們毋須多問。可是就王粲所知,有不少事,樞密院根本沒有向皇帝報告,自己處理了。
二是樞密院經費開支不明,不少人生活奢侈,明顯超出其官俸收入,有明顯的貪腐嫌疑。軍費開支耗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透明的,如果有人從中做手腳,哪怕是刮一點油水,數量都會非常驚人。最近軍費開支連續飚升,是財政赤字的主要因素,這些錢是花在了前線將士身上,還是被某些人貪墨了,誰也不說清楚。但樞密院的出格已經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百姓的擁軍熱情受到了傷害。
孫策不置可否,隨即又問起路粹轉送樞密院公文的事。
王粲說,路粹轉送的公文是真是假,只有路粹本人清楚。按正常程序,尚書臺轉到其他部門的公文是要記錄在案上的,還要有對應部門的回執,唯獨樞密院不然。有的公文,他們給回執。有的公文,他們根本不給回執。如果沒有回執,而路粹本人又不承認,有沒有這份公文,就只有相關的人員自己清楚了。
孫策很驚訝。“你們轉送樞密院的公文沒有回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