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干就干,趁著時間尚早,凌楓在實驗室里準備培育母菌,把原材料拿出來。
空間倉庫里的母菌一份
瓊脂(人工培養基)一桶
智能保溫箱×5|空氣加濕器×5
他穿上白大褂,戴上防護眼鏡,看著還真有點像科技人員,把原料準備妥當。
“溫度:20~28℃,選擇:24℃.”
“濕度:80~90%,選擇:85%.”
“ΡΗ值:6~8,選擇:7,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培育環境,微光,半通風環境…”
“很簡單嘛,應該沒有問題!”
凌楓非常熟練的進行著操作。
菌絲,需要以瓊脂培養,把母菌樣品吹撒在瓊脂上面以后,半個月即可移栽。
五個保溫箱培養面五立方米。
菌絲生長密度:1株/cm2
菌絲分裂速度:15天/次
這個品種的黑松露,每顆半斤重,每畝地要移栽八千株,50%存活率,四千顆。
8000×0.25kg×50%=1000kg/畝
并且,二次分裂出的菌絲不行,遠遠不如最原本的樣品母菌,退化速度非常快。
保證了黑松露種植技術壟斷性。
系統無限量提供母菌樣品——
“OK,搞定了,一個保溫箱一畝地,五個正好能種五畝,一個大棚的面積。”
把菌絲培育箱弄好,凌楓高高興興的回樓上命令瓦吉姆他們,砍伐樹木準備。
莽漢和尤里大叔感覺很好奇:
“老板,要什么砍樹?砍多大的樹?具體需要砍多少樹?為什么要砍樹啊?”
疑問四聯,他們不喜歡砍樹!
伐木對于森林自然環境有害。
凌楓淡定回答:“砍那些枯萎、枯死的樹木就可以了,松木,大小不論,有多少就砍多少回來備用吧,不夠再從外面買。”
小意思,區區幾棵樹算什么?
而且反正可以重復利用的啊~
松露,從木材吸取碳水化合物,對木質素的分解能力一般,可以用很久很久。
兩位蘇俄大漢乖乖去砍樹,在森林邊緣就砍到了幾十枯棵,用叉車拉回倉庫。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就等大棚和松露菌絲弄出來。
大棚那邊,已經豎起來一大堆鋼管,幾天就能完成框架,安裝內部的小設備。
不得不承認,效率真的非常高!
半個月之內肯定可以輕松修好。
傍晚,三艘漁船再次回港,老石頭船長帶領瓦西里小卷毛他們,又回來卸貨。
三艘漁船,將近三十噸漁獲。
十幾個人忙忙碌碌到了很晚。
凌楓親自招待這些工人漁夫。
算是請客感謝他們的加班——
燉了酸菜魚、羊肉湯、紅燒牛肉、烤鮭魚和麻辣火鍋,外加五箱劍南春白酒!
滿滿五桌人,每桌六瓶白酒。
尤里、老石頭彼得、弗拉基米爾、漁夫們和工人們開懷暢飲,氣氛非常愉悅。
豪邁的狼吞虎咽,觥籌交錯。
“嘿,兄弟們,這可是頓大餐,咱們一起敬老板一杯,感謝慷慨的農場主!”
“對對對,要感謝凌楓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