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2,天氣晴,-18℃,天空中雖然隱隱有一縷陽光,卻仍然非常干冷。
寒風瑟瑟,體感溫度特別低。
地面有一層薄薄的松散積雪。
貝加爾湖已經封凍,冰層不厚,但是全域都基本結冰,除了北部少量不凍區。
漁船捕撈,不得不暫停下來。
即將開啟冰面冬捕模式——
騾馬、汽車、漁網、雪橇、捕撈隊集結準備去湖心區域,鑿洞捕撈凹目白鮭。
不過,現在還沒有到冬捕期!
冰層不夠厚,作業太危險了。
捕撈船隊破冰歸來,十幾艘小漁船跟在楓葉號屁股后面,回到烏斯季巴爾古津。
最后一批魚獲也被運回農場!
50Τ凹目白鮭、三文魚、細鱗鮭、哲羅鮭和淡水鰲蝦等等,入庫又安排發貨。
瓦吉姆開車送去烏蘭烏德——
伊娃也告辭返回克格勃上班。
元旦節休假,只有短短兩天。
克里斯汀娜、莽漢、伊娃,三人一起開車去烏蘭烏德,凌楓原本也想去,可惜捕撈隊又預約想來拜訪,商量冬捕的大事情。
美女御姐拒絕男友送自己:
“不用了,親愛的,認真工作,我有時間會來找你的,你有空可以來看我。”
“但是不需要專門去送我!”
好吧,老婆大人深明大義,凌楓只能同意她的要求,讓瓦吉姆夫妻幫忙送去。
自己等待漁民們前來拜訪——
瓦西里、小鐵匠、小卷毛,三個人結束休假回到農場,參加安排后續的工作。
老石頭船長也帶漁夫們過來。
與農場主先生見面洽談合作。
并非價格的問題,而是大家要分配好捕撈的區域問題、分組問題、安全問題。
這次冬捕,他們上百人參加。
分工合作可不是那么簡單的。
冬捕雖然有趣,大家經驗豐富,但是如果有誰掉進冰窟窿,99.99%必死無疑!
冰層下的水很冷,冰又非常厚,往往根本來不及救援,就會漂到更遠的區域。
水深千米,尸體都不用找了。
端足類蝦會把垃圾清理干凈。
鑿冰?沒有五分鐘可鑿不穿!
以前大家是用雪橇捕撈,現在已經有汽車和氣墊船運輸,更安全,效率更高。
每個組,差不多十五人即可。
七個組相當于五條船的產能。
沒錯,冬捕,效率比較低,肯定是比不上船的捕撈效果,沒辦法,只能這樣。
還好,冬捕也沒有那么辛苦。
只需要鑿兩個洞,下網,等待,然后用機械自動收網,不過選位置也有技巧。
今天就是來與老板商量分工!
確認捕撈隊的地盤兒和分組。
原本十幾條漁船的船員,還有一大堆兼職的新漁夫,合并,臨時在一起合作。
運氣,實力,經驗,都不同!
如何分配?大家想聽楓哥的。
上午,老石頭彼得船長,還有另外上百名老老少少的大漢,在停車場上集合。
其中很多人并不是職業漁夫。
兼職、農夫、菜鳥,甚至學生,有大學生來賺生活費,吵吵嚷嚷,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