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無邊無際的冰面上,一艘氣墊船出現在荒無人煙的廣袤冰原腹地。
這里,冰層厚度三十厘米,已經足夠支撐起車輛行駛,氣墊船停在中心區域。
一組捕撈隊的漁民紛紛下船!
傳送帶將各類物資傳送下去:
發電機、絞車、油料、漁網、繩索、帳篷和日用品、衛星電話、簡易型廚衛。
包括煤氣罐、酒精爐、馬桶、折疊床和保暖帳篷等等,帳篷上還有農場標志。
一切都是為了宣傳片的效果!
襯托出高端、正規、大品牌!
老彼得船長很高興的感嘆:
“難以置信,這簡直太奢華了,以前我們可沒這么好的環境,感謝老板。”
“是啊,居然還有馬桶,折疊床,比以前的條件好太多了,必須謝謝老板!”
“OK,準備,正規流程——”
十五名漁民,燈光師,攝像師,助理等人按照預定流程,開始工作并且拍攝。
下船,集結,鉆孔檢測冰面,確認沒有問題之后扎營,整理漁具,井井有條。
一看就知道是專業捕撈團隊。
隊長,是全隊經驗最豐富的人,知道應該在哪里下網,并且擁有很強號召力。
老石頭彼得船長,在貝加爾湖捕魚撈蝦已有三十多年了,屬于其中的佼佼者。
面對攝影機,眾人視若無睹。
因為拍攝前就被提醒過——
盡量不要看攝像機鏡頭!
這也是為了視覺效果,任何紀錄片都是這樣拍出來的,顯得更自然,更真實。
很快,一段一段視頻拍出來,雖然沒有拍攝電視劇那么難,但真實感很重要。
攝影助理在攝像機后方指揮:
“開始!不要看鏡頭,正常工作,鑿孔團隊準備鋸冰,注意安全,注意安全。”
“老石頭彼得船長正對鏡頭。”
“拉網,后方團隊開始牽網。”
捕撈隊的漁民們按部就班,開始下網捕撈今年冬捕第一網,眾人表情很嚴肅。
目光齊刷刷的看著漁網下沉。
上千米長的漁網被放入湖里。
虔誠祈禱今年第一網開門紅!
這一幕,在貝加爾湖的七個位置,陸陸續續重復上演,凌楓也親自參與了。
他跟著瓦吉姆、娜塔莎、尤里大叔來到北方的二號捕撈區,全程參觀冬捕。
鑿孔,下網,拉網,等待
小半天之后終于開始收網!
“噠噠噠噠~~~”柴油機驅動絞車將漁網從冰下拉上來,并且速度非常快。
大家滿臉期待的看著洞口——
“魚,有魚,出魚了,天吶,是一條很大的凹目白鮭,真漂亮,有好幾斤。”
“細鱗鮭,后面還有鮭魚!”
“這是個開門紅,感謝上帝!”
“萬歲,感謝上帝,好多魚,老板你看還有三文魚,它們藏在深水里過冬。”
漁民們認認真真分揀魚類。
凌楓饒有興致的笑著稱贊:
“不錯不錯,大家辛苦了。”
“這么多魚,肯定值不少錢,全靠你們勤勞刻苦的付出,才有如此豐厚回報。”
“希望大家繼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