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元年,高宗賓天,到了第二年的光宅元年,丘神勣便奉命前往巴州,逼殺故太子李賢。這自然只能是武則天的指使,丘神勣哪怕再怎么利欲熏心,也不敢出于窺度邀寵,便自作主張干掉一個曾經的儲君。
這邏輯也很簡單,短短兩個月內,大唐接連換了三個皇帝,動蕩之猛烈、國朝所未有。故太子李賢雖負逆名,但也久在儲位而多得令譽,論及譽望只怕還要高于剛剛被廢的李顯,更不是驟登大位的李旦能比的。
武則天雖然操弄公器,但也滿心危機,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任何一點風險都要杜絕,除掉李賢這一人望之選是當務之急。二月初六廢李顯,初七立李旦,初八廢留守長安的皇太孫李重照,初九遣丘神勣殺廢太子李賢。
來到這個世界后,李潼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縈繞在他們一家人頭頂上的危機來自何處?武則天弄權竊國,身為李家人就是原罪,這一道理不假。
但如果說真的是武則天蓄意加害而長久折磨,這其實有點太看得起他們一家。
隨著亡父李賢被逼殺,他們三個失怙的可憐孩子還真不值得武則天正眼去望,除非武則天其余兒孫盡數死絕,他們才能在政治上對他奶奶構成威脅。
李潼想要活下去,也逐漸認清一個事實,他奶奶武則天是守關大佬,途中的精英怪同樣能要他小命。眼下的他將武則天當為假想敵,只能是與空氣作斗爭。
倒不是說隔輩親,武則天篤定不會弄死他們幾個小孫子,而是彼此位置相差懸殊,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對手。
眼下的武則天,言則權焰滔天,實際上對手不要太多,特別朝中的宰相們,眼下還沒有被完全打斷脊梁,這才是真正能夠要她命的威脅。比如在越王作亂中領兵外出的宰相岑長倩、張光輔等等,特別是張光輔這個人,明年就會被宰掉。
這一時期的宰相,對武則天還是有一定制約作用的,如李昭德面忤廷爭,撲殺妖人。天授年間,圍繞嗣位爭奪,宰相一連死了十幾個,這才有了之后狄仁杰之類,我對你稱國老,你對我笑呵呵的一團和氣,殺破膽了,只能曲線救國。
了解這些,才能明白李潼何以對丘神勣聞名色變。
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人對李賢后人念念不忘,務必要置他們一家于死地,首推丘神勣這個逼殺李賢的實際操作者。
此前百騎軍士郭達暗通仁智院,李潼就已經懷疑過是否丘神勣指使,但是由于之后沒有波瀾余韻,他也漸漸忽略此事。
此刻經由徐氏提醒,他才終于醒悟到自己此前的不安,是潛意識里從鐘紹京意外中的張光輔而又聯想到了同樣定亂歸來的丘神勣。
“其、其實今夏,大王等入系內審,便有人暗示我留難太妃等……妾雖兇頑,但也不敢斗膽陷害純良,只是、只……”
徐氏這會兒也是一臉忐忑的講起舊事,偷眼見永安王對她并無責難之色,這才又嘆息道:“今次訪問我者,還是舊人,也是從她口中我才得知,欲陷大王一家者乃是丘神勣……”
聽到這話,李潼不免又是倒抽一口涼氣,狗賊亡我之心不死!原來小動作在此前便有端倪,內外隔絕,總是不好操作,加上之后不久丘神勣又前往博州平叛,這才暫時中止了對他家的陷害。
如今挾功歸來,氣焰更高,又見雍王一家處境狀似有了轉機,擔心宮中內應遲疑,這才暴露出身份,想要繼續弄殺他們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