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突厥精銳的狼騎突然向清水河谷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一時間,河谷外圍戰斗激烈至極。在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消耗之后,外圍子城守軍們俱都疲敝倦怠,在各個城堡之間穿插包圍,切斷了城堡之間的呼應、支援,而后便向陷入包圍中的城堡發起進攻。
突厥狼騎雖然不擅攻堅,但無論是裝備還是戰斗意志,都要遠勝于此前用來消耗守軍戰斗力的雜胡牧民。特別是在外圍駐守的幾座子城,城中箭支儲備已經不多,后方也沒有來得及進行補充。
狼騎們下馬披甲,然后便向城下沖殺而來,順利抵達城堡下方后,便通過鐵錐、大錘對城堡外墻進行破壞。
這些小城多是就地取材、夯土為墻,雖然土墻干硬逾石,但畢竟還是有薄弱之處,一旦被敵軍貼近城墻進行破壞,防守形勢已經變得岌岌可危。
盡管城中守軍還有一定居高臨下的優勢,但外圍狼騎不斷的繞城游射,也將城頭上的反擊壓制得抬不起頭。
“殺賊死國,即在此日!”
有的守城兵長眼見避無可避,便親率過半守卒下城上馬,在突厥完全破壞城墻之前,打開城門,沖殺而出。
此類畫面在多地上演,有的守城唐軍運氣不錯,成功殺退了那些貼城破壞外墻的狼騎,并在突厥增兵之前退回城中進行休整。城頭上矢落如雨,人莫能近,與城內待時出擊的騎兵們配合默契。
有的則就沒有了這種好運氣,城內箭矢消耗良多,已經不足以對出擊的騎兵同袍們形成掩護。
所以當騎兵殺出城門后,其余守軍在射盡剩矢后便下了城墻,退到了城堡中央的倉房位置,一把火將早已經備好的薪柴點燃,并將已經無用的配弓拋入火中,抽出隨身的佩刀,于通往倉房的夾墻通道入口處列隊待敵。
突厥狼騎是最精銳的可汗衛隊,俱為族中精悍之選,武裝較之普通的唐軍士卒甚至還要更加精良。他們久蓄士氣,有備而來,一旦守軍矢盡被逼出城,便進入了他們所熟悉的戰斗節奏中來。
當守城唐軍沖出城門時,城下那些突厥甲士們便貼墻支盾、避免被唐軍騎砍沖潰。與此同時,在城防拒馬線外游弋封鎖的突厥騎兵們也紛紛引弓射向唐軍,并逐漸策馬逼近。
“前沖!”
守城兵長在快速打量過戰場形勢后便做出了決定,突厥賊眾有備而來,在內外呼應已失的情況下,出城即意味著棄城。
在這種敵強我弱且機動力被壓縮的情況下,游擊作戰只會越戰越虛,唯迎頭直沖、正面交鋒,野戰角力,勢勇為勝。
眼見唐軍悍不畏死的沖殺上來,突厥騎兵們卻避免正面的交鋒,而是在城堡之間的河谷地帶游走躲避。
如此一來,外出追擊的唐軍便陷入了兩難之境,要么回防城堡,再次陷入各自為戰的困境中,要么繼續追逐突厥狼騎,以求能夠整合各城的力量。
突厥的狼騎數量并不多,但是由于其機動性高,加入戰斗之后便盤活了整個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