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通戰將而言,軍勢一縱難收,但欽陵卻并不屬于此列。蕃軍們已經習慣了追隨這位大論獲取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今次無功而走,反而有些不習慣。
當眼見到欽陵斗志不失,再次反殺唐軍整部人馬,一干蕃軍頓時沸騰起來,紛紛折轉歸部,在那熟悉的鼓令聲指引下,于此開闊的戰場上離合縱橫,盡情的絞殺著輕敵追出的唐軍,一掃此前數日強攻都不能攻克的頹喪。
黑齒常之行進到戰場邊沿,自有一路吐蕃軍眾兇悍殺來。
他快速的打量了一下戰場上的形勢,并沒有選擇增援某一方,也沒有跟迎戰上來的吐蕃軍眾進行糾纏,揮刀反手割下甲袍內領縛于額際,甩掉兜鍪露出自己的面容,橫刀在手大喊道:“百濟卑人黑齒常之,入唐三十載,二圣授我高位,雍王推我心腹,非得殊功,難報殊恩!今日入陣,只殺欽陵,余者不問,諸將士敢隨我勇戰?”
“戰、戰!”
黑齒常之身后眾將士聽到這喊聲,紛紛振臂以應。
“生而蠻夷,死則唐魂!無懼無悔,能恐爭功?殺!”
黑齒常之一夾胯下戰馬,直向蕃軍帥旗殺去,身后部伍擁從如龍,更有一往無前之勢。當奉命前來攔截的吐蕃軍眾沖至正面的時候,黑齒常之大吼一聲,老將發威,刀光一閃,當前者人馬俱裂!
遠在戰場中心位置的欽陵自然也注意到了沖入戰場中的黑齒常之及其部伍,但彼此距離仍遠,他一邊傳遞軍令,讓戰場上的蕃軍加快對唐軍的剿殺,一邊從容不迫的調度余者軍眾前往阻攔黑齒常之的沖殺。
然而黑齒常之所部如游龍驚走,接連沖垮了三支前來攔截的吐蕃軍眾,欽陵臉色終于變了一變。與此同時,黑齒常之雖然沒有什么聲令傳達給在場那些被分擊包抄的唐軍軍眾,但卻用其勇烈行動做出了最好的明示,那就是擒賊先擒王!
于是在這廣闊戰場上,各個角落的唐軍將士們也都紛紛醒悟過來,不再各自為戰,凡有余力者,俱向吐蕃帥旗沖去。其勢未必兇猛,但卻讓戰場上復雜的戰況為之一清,欽陵所謂的各種精妙戰術調度已經全無用武之地,眼下唯一要做的就是收縮兵力,以抗阻唐軍向此方的沖擊。
吐蕃軍隊的戰斗力,在于其離合迅猛,在于擅長集結優勢的兵力,可當這兩種優勢都被大大抵消后,唐軍的精勇同樣帶給他們龐大的壓力。
在唐軍幾路沖殺部伍中,唯以黑齒常之所部三千卒眾最為兇猛。老將須發灰白,一路沖殺而來,臉上已經多沾血水,但仍是一往無前。其后部伍為其馬首是瞻,刀鋒所指,千人如一。
但蕃軍的拼死阻擊也給黑齒常之所部人馬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他們也是一支有信仰的隊伍,不允許旁人加害大論。所以在沖擊的過程中,不斷有唐人部伍被蕃軍截殺分割,甚至若非前方部伍中甲士舍命掩護,黑齒常之都幾番險遭戕害。
當隊伍沖行近半的時候,黑齒常之胯下坐騎已經漸有不支,而在馬腹受了一槍之后,徹底的倒地不行。
“交出馬來!”
黑齒常之下馬后,一名蕃軍士卒挺槍躍來,他反手一刀,直用刀身直接將那蕃軍士卒抽飛出去,而那槍鋒也貼肩掠過,直接挑飛幾縷須發。
另有幾名蕃軍伺機上前圍殺,但隨即便被入前搶救的唐軍士卒所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