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并不是沒有人意識到、今上對相王這幾個兒子難道就全無猜忌、防范之心?可現在既然有太皇太后頂住這一口黑鍋,也就甚少有人性喜刺激、去深入的討論這樣一個話題。
朝中軍政事務運行有序,圣人納妃事宜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著,首先敲定日期的便是楊喜兒入宮的時間,被安排在了六月中的吉日。
至于西康女王葉阿黎入宮的時間,其實更好確定。畢竟葉阿黎來自吐蕃,也不像弘農楊氏那么多的講究、還要把著黃歷去翻撿吉日。
只不過由于考慮到還可以借這件事同吐蕃扯皮一番,吐蕃使者雖然被葉阿黎盛怒之下逐出了京城,但此前辭行時便也約定其國將會再遣使員入京來繼續深入商談借道西康的事宜。
雖然同噶爾家的接觸讓唐蕃之間的關系變得有些撲朔迷離、去向未定,但我大唐圣人既然要娶你們吐蕃的公主,你不意思一下能說得過去?
楊喜兒雖然入宮多年,可這一次入宮身份卻是不同往年,自然不能草草辦理。所以在納妃的事情談定之后,便由其家人們接回了家中,諸禮過遍之后再送回宮中。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弘農楊氏自是海內名門,更因與前隋皇室關系密切、乃是關隴勛貴群體中的核心成員,在這關中之地自然也是親友無數。如今得幸再侍帝宗,也是一件轟動朝野的大事,不僅只關系到楊氏一門,對于整個關隴勛貴群體而言,都可以說是意義非凡。
眼下的關隴勛貴們,自不如往年那樣風光煊赫。所謂兩造帝業的輝煌威權,如今已經成了只在夢境緬懷的故事。
唐家創業以來,太宗時還因為關照元從功臣的緣故、關隴勛貴們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可是到了高宗時,這種情景便不復存在,廢王立武、通過對長孫無忌的打壓,直接廢掉了關隴勛貴們的頭馬,自此之后便是群龍無首、一頭亂麻,再也沒能出現一個像長孫無忌那樣權勢、威望集中于一身,能夠統合、懾服諸多名族的代表人物。
等到太皇太后女主臨朝時,雖然李唐宗室過得更加水深火熱的凄慘,但關隴勛貴們也絕不輕松。雖然也出現了豆盧欽望、李昭德以及韋巨源等立朝高權人物,但這些人物,有的一味諂媚求存、連關隴勛貴們自己都不大瞧得上眼,有的則剛愎自用、根本就不能統合群眾。
早年神都政變、相王當國,關隴勛貴們雖然也經歷了一番回光返照,但這好景卻沒有維持太久,很快便被各種各樣的原因所破壞掉。
至于當今圣人,對關隴勛貴們更是談不上友好。甚至可以說圣人這履極之路,就是踏著關隴勛貴們的尸骨一步步走上來。
但如今開元政治日趨穩定,圣人享國已經成了定局。就算這些關隴勛貴們有再多不甘,也根本沒有能量與膽量去作挑釁、反抗,只能默認接受下來,并努力試圖重新融入權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