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臨師大吳彥祖”、“吳彥祖的室友吳尊”、“吳尊的室友金城武”等微博用戶,都不是鴻浩公司預先請的托,而是真的選了周老師這門《中國古典文學鑒賞》選修課的學生。
鴻浩公司的反應也很快,一看相關話題的微博熱度上竄很快,就立刻改變原先的策略,立刻把大部分資源都往微博平臺傾斜。這也是#今天的作業是玩游戲#,能快速擠進微博熱搜的重要原因。
“沈總,我剛剛來之前試玩了《覓跡尋蹤》,發現的確有如許多網友所說,沒有足夠的傳統文學素養,玩這款游戲頗有難度。請問您當初設計這款游戲時,又是出于怎么樣的考慮呢?”
沈毅的辦公室,為了配合《覓跡尋蹤》的宣傳,沈毅正在接受國內幾大游戲門戶網站,包括17173、太平洋游戲、多玩網等的聯合采訪。
“實際上《覓跡尋蹤》中涉及的傳統文學素材,三分之二都是曾在我們的小學、初中、高中課本中,出現過的內容!
因此只要大家能活學活用,那么肯定能在《覓跡尋蹤》這款游戲中尋找到樂趣,并發現傳統文學之美。畢竟我們開發游戲,肯定不會以難倒玩家作為首要目標!
而我當初之所以會投資開發《覓跡尋蹤》這個項目,其實是受到一款外國兒童漫畫書的影響。
上世紀八十年代,歐美地區有一本很流行的漫畫找茬游戲書,叫做《Where’sWaldo?》。我無意間在二手書店看到這本書,突然覺得前幾年風靡國內手機市場的小游戲《找你妹》,其實玩法上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但單純的做一款高難度的超級找你妹游戲,我覺得沒有什么意義,必須加入一點創新!這時,我剛好回了次家,我家底樓的客廳門口,放著一對一人多高的仿青花瓷大花瓶,花瓶上面的圖案內容,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清明上河圖》。
于是我突然靈機一動,覺得可以把傳統文化融入到游戲中來。比如以《清明上河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界畫風格,完全可以用來繪制找茬游戲的關卡地圖。
而既然用中國畫作為游戲地圖,那么干脆就再加入一點詩、詞、書的內容好了,于是就形成了《覓跡尋蹤》的創意原型!
許多以前看過我直播的觀眾可能知道,我那段時間剛好與鯊魚TV簽了一份價值8位數的合約,手里突然多出一大筆閑錢,于是一下子就有點膨脹。
當初立項《覓跡尋蹤》時,我大筆一揮就確定了200萬的預算,根本沒考慮過能不能收回投資的問題。
后來,我賺錢的隱藏天賦似乎突然被激活了,身家莫名其妙就好幾億了,手里的現金也超過上千萬了,于是我往《覓跡尋蹤》里砸的錢也越來越多。
到目前為止,我在《覓跡尋蹤》項目上投資的資金,已經高達600萬。而按照每份游戲19.9元的購買價格來計算,必須有30萬玩家付費,我才能勉強收回前期投入的成本。
但你們剛剛也說了,《覓跡尋蹤》的難度有點高,所以我對于收回成本早就不抱期望了。我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團隊至少做出了一款高質量的原創游戲,這讓我的投資并沒有打水漂,而是有一定意義的!”沈毅正氣凜然的說了一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