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辛莊子村后,劉賢便一直沉浸在推算可能遇到災害問題中,因為不知道究竟會碰到什么危害,所以想要提前準備,也是非常困難的。
糾結了兩天之后,劉賢決定還是按照先輩們的經驗執行,偉人說的那句,打鐵還需自身硬,真真的是無論放到什么時候都不會過時。
看來是時候進行一波收購了。
經過不斷的計算之后,劉賢發現想要解決即將來到的危機,自己所掌握的唯一優勢,就是龐大的資金量。
最近這段時間,劉賢手中的結余五銖錢,達到了龐大的兩千多貫。
雖然還比不上門閥、豪商這種級別,可對比普通人來說,這已經是一筆巨款了,因此劉賢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買買買。
他現在急需大量工匠,將自己掌握的科技真正實現出來。
李天賜等人,已經將新購買的家仆帶了過來,這些力量將會成為劉賢的直屬力量。
然而可惜的是,依然沒有任何工匠。
所以劉賢決定并購薊縣和涿郡的匠戶,只不過他還沒搞清楚,這個時期如何進行并購,因此派了李天賜前去打探,至于另外三名游俠兒,則繼續負責購買下仆。
除了購買匠戶及其作坊之外,劉賢還將目光放到了周邊的村子。
在辛莊子村的東北、東方和東南方向,都有其它村子接壤,由于那三處村子所在位置沒有河流,所以并沒有被世家兼并,全部都是自然村。
于是劉賢派出了長的就像老好人的郭福祿,前去打探收購事宜。
由于老郭年紀較大,劉賢還特意給他配了一頭毛驢,這可是趙壘株都沒有的待遇。
至于剩下的人,則要開始建設辛莊子村了。
在這期間,也有好消息傳來,韓里魁已經圓滿完成了任務,將公孫范的文書傳了回來,對方同意以一千兩百貫的價格,將辛莊子村出售給他。
可辛莊子村一年的收入,也就一百多貫,公孫范的開價,相當于直接回收了村子十年到十一年的產出,而且毫無風險。
劉賢嘗試砍價不能之后,也就捏著鼻子認了,畢竟突然而至的任務,讓原本寬松的時間,一下子緊張起來,劉賢只能對此作出妥協。
資金沒有問題,讓韓里魁也很干脆,而且早就想回歸主家,到去大城市改善生活的他,急急清點完錢財后,便立刻帶著人離開了村子,劉賢順勢鳩占鵲巢,搬進了韓里魁的院子。
這樣一來,空出來的房子,就能安排更多下仆入住了。
村子里的空院子已經不多了,最多還能安排三十多名下仆,加上現在劉賢手上的下仆,差不多能有有七十來人。
這七十多人,將會成為本次辛莊子村大建設的核心力量,至于還不足的人手,還是需要依靠雇傭村民才行。
本次的計劃是修建羊圈,豬圈,雞舍和犬舍。
之前儲備的木料,雖然只干燥了兩個多月,不過由于一直沒下雨,所以干燥的效果還不錯,用起來應該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