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劉賢還在周邊村社,購買了不少木料,用來完成建設應該問題不大。
由于即將秋收,所以實際建設時間只有一個多月,最讓人頭大的是,很多人并不懂得木工,因此劉賢不得不花大價錢,請來了周圍村子的木匠,就連涿郡的木匠,也請來不少。
有工錢的同時,每日還管兩頓飯,對于那些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來說,簡直就像天上掉餡餅一樣,所以不少木匠,連自己的作坊都停了,就為了過來上工。
每日除了上工之外,劉賢還要求下仆們,高呼刷在墻上的口號,短短的時間,竟然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畢竟現在愚民政策占據著主流,所以這個階段,但凡有人講些知識,就會有大批的人相信,面對一片基本空白的宣傳陣地,簡直沒有比這更好事情了。
所以劉賢見勢頭不錯,順勢還干起了宣傳工作,宣傳內容自然是,跟著自己混,有飯吃,有錢賺之類的。
那些有工坊的匠人們,雖然僅僅是有些心動,可周圍村子那些匠人們,已經開始對自己的賣身價格,開始討價還價了。
緊張而忙碌的建設工作,每天都再高效,高質量的狀況下進行。
建筑工作由于材料、人力充足,很快便完成了建設,除了獲得新建筑之外,劉賢還籠絡到了二十多名木匠,這讓劉賢非常開心。
待所有建設工作完成之后,已經到了月末,離秋收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劉賢開始組織木匠們,加緊維修和打造農具。
至于新型農具的打造,還要等招募鐵匠之后再說。
村民們拿到維修好的新農具之后,對劉賢的稱贊日益增加,雖然也有一兩家刁民,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可總體態勢還是好的。
而這兩家刁民,劉賢肯定不會放著不管,要知道學壞容易學好難,要是讓這兩家刁民,把自己宣傳出來的積極勢頭給整沒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現在不是處理的時候,抓典型還需要一些機會,而且新改好的圈舍,現在還都空著呢。
劉賢需要大肆購買牲畜,更重要的是,需要給這些牲畜儲備過冬食料。
因為是北方地區,所以羊和雞的價格便宜量又足,反倒是豬有些難搞,作為這個時候城市人口的主要肉食,生豬一直供不應求。
可惜現階段的生豬,由于飼養技術落后,所以出肉量和成長期,都比劉賢預計的長。
此時生豬的飼養時間長達一年之久,而出欄產量,每只生豬僅有不到200斤,與后世相比差遠了。
反倒是后世較少吃的狗肉,此刻在市場上卻更流行一些,販售的肉狗價格不但便宜,而且銷量比生豬還大,肉狗的飼養量,也比后世大的多。
怪不得后世狗肉流傳到韓國之后,被稱作儒家肉,感情這個時候的人,都喜歡吃狗肉,就連這個時期的屠夫,都是宰殺肉狗多一些。
有句話叫仗義每多屠狗輩,雖然是貶低屠夫這個行業,可也側面說明,賣狗肉才是這個時代屠戶的主要工作。
就連屠戶出身的程守業,也之言表達,肉狗的銷售量,是豬肉的五倍,羊肉的二十倍。
早知道就把狗舍建大點了,劉賢不緊暗暗的后悔。